小学家长必知:从小多看科普书

2022-10-10 19:0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家长必知:从小多看科普书》,欢迎阅读!
科普书,从小,家长,小学
小学家长必知:从小多看科普书

我的忠告

小学初中,就让孩子多看科普书,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我的记忆

不少家长考虑,如今学文的大学生找工作难,很想诱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可具体该怎么做呢?一位身为大学教师的家长讲,他在这方面的做法,就是多让孩子读科普书。位家长写道:

我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推荐科普书。我除了给孩子订了《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等杂志外,还给他借来了《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太阳元素的发现》等,还有我自己的《低温世界》。孩子非常喜爱,特别是《太阳元素的发现》,书不厚,那天晚上一直看完后才睡觉。

今年春节,孩子从大学放假回家,在闲谈中他对我说:“爸爸,要不是那个时候看了《物理世界奇遇记》还有你那本《低温世界》我恐怕现在也不会搞什么超导的研究可见,当时给孩子推荐科普书的做法确实起了作用。

这个孩子,是由读科普书引发了对物理(超导)的兴趣。而下面这个孩子,正是因小时候读科普书,引发了对数学的兴趣。他说:

摆在桌子上的一本新版的数学花园漫游记》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我从小对数学感兴趣,喜欢读数学书。但当时家里比较穷,也想不到买什么书。一本《数学花园漫游记》是从何而来,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我清晰地记得,当我翻开书,读到第一章数学问题时,我被那个如何估计池塘中的鱼数的问题深深迷住了。它与我所知的数学大不相同,于是我怀着巨大的好奇心读完了这本书。我真的好像一个第一次被带入花园的孩子,新鲜的景物令我目不暇接,每一个新的地方都显示出它的非凡与美妙。那是一次深深的震撼,或许是我第一次从心里觉得这个叫做数学的东西真是有趣啊!

我从四年级时开始参加小学数学竞赛年级获得过北京市迎春杯竞赛的一等奖。但说实在话,参加竞赛可以提高我的数学水平,让我体会到解难题的乐趣,但却很难激发我对数学本身的兴趣。那时做过的竞赛题现在几乎一道也记不得了,而《数学花园漫游记》中那些有趣的问题还在我心中;那时获各种奖励的兴奋早已化为乌有,而看《数学花园漫游记》时的新奇与惊讶就仿佛在昨天一样。说一本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也许过分了些,我是否会像现在这样学习数学,就很难说了。

这个孩子说,这本书中包含了不少“高深”数学尤其是与信息科学相关的数学如:拓扑学基本常识、一点图论、博弈论初步(在当时看来,这是让我觉得最不可思议与难以捉摸的东西)、无穷浅论、简单的数理逻辑等,它们虽然本身很是高级,但经马希文教授的手写来,却可以让孩子领会到其中的真谛。马教授对于写作的内容一定是精挑细选过的,给低年级小朋友讲真正有趣味而且有意义的数学,这些内容或许是最合适的。


数学不仅是一门美的学问,它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本书在写作时尤其注意这一点,所举的例子都放在实际生活中,甚至有模型可参考。这样写突出了数学是一些具体的东西,抽象性只是表象而已。如果学了数学就只会侃侃谈空洞的逻辑,那他学到的数学恐怕也只是一堆废品。而真正能学数学的人,必是为其美妙所吸引的人。实际上,大凡有广泛应用数学,也必是属于数学中美的部分。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课本上的数学对于一部分“较好”的同学,总是显得简单,而且甚是乏味。学习这样的数学到底能培养出多高的数学修养,本人有很大的疑问。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多看点课外的东西,绝对是必要的。数学本身是困难的,缺乏兴趣就很难在这条路上走远,所以读些可以振奋人心的东西,无论是对于理解数学还是学习数学都有无尽的好处。数学是人人都要下工夫的科目,但具体到一个人在他将来的工作中会用到多少数学知识很难说,就更别提数学技巧了。数学更重要的是学到点数学的思想,思维科学化了,对想什么问题都有帮助;当然要能使自己带一点数学的气质就更好了。这一切绝不是读课本做习题就可以的。

这个孩子说,几年前他和他的一位好朋友(也在北京大学读书)把这本书当作宝贝,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前些天,当他把新版的《数学花园漫游记》带回宿舍后,却没有想到室友们也会对它产生兴趣,一位同学连夜打着手电把它看完,连声说:“要是科普书都能写得这么棒就好了。”

我的思考

兴趣、爱好,有先天的一面,可也有后天培养的一面。所以,要想让孩子对自然科学兴趣,就要设法多为孩子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请注意,这是家长的一种主观努力,而不是说家里或周边环境原来就有这样的信息



每晚20分钟 我的忠告

每天晚上花20分钟陪孩子读书,既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又加深了父子感情,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我的记忆

有了儿子后,我和他妈妈分工,我管孩子学习,她管孩子生活。但实际上,我一开始什么都没管,觉得孩子嘛,玩吧,玩就是学习。所以一直到孩子六岁前,基本处于放任自由阶段。

到了快上小学了,我觉得多少得管管孩子学习了,首先一条,就应该是让孩子爱读书。 为此,我坚持每天晚上给他读20分钟左右的故事书,并开始正式引导他读书。考虑到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每天晚上,我教他看书的时间只有20分钟。我让儿子看的第一本


书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绘制的幽默连环漫画《父与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定价15元)。于是我们父子俩就读起《父与子》来。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本连环画作为儿子的启蒙读物,是因为这本连环漫画形象生动、直观,内容幽默、有趣,书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和生活中的我们父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儿子很容易理解。读这样的漫画不仅有助于激发孩子对书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观察力、理解力和想像力。孩子天生喜欢漫画,一拿到这本书立刻就被书中父与子的形象吸引住了。我先辅导儿子一幅一幅看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再连起来完整理解漫画内容。因为漫画十分有趣,儿子常常忍俊不禁。20分钟的时间很短,每次儿子都觉得意犹未尽。

学会了看无字的漫画书,我又开始指导儿子看配有文字的连环画。记得让儿子看的第一本连环画是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中外笑话故事精选》该书荟萃了几百个中外笑话故事精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每晚,我指导儿子看两至三个故事。我先让他看画面,大致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接下来,我再让他跟我一起读画面下所配的文字。最后,我再让他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复述一遍,并回答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他读书的方法。

类似的这种连环画书一连让儿子读了好几本,其中有《中外智慧故事精选》、《阿凡提故事精选》、《格林童话选》,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在读书的同时,我又有意识地教儿子识字。几十本书读下来,儿子的识字量逐渐增加到1000多个,常用字他基本上都能认识。这时,我又有意识地引导儿子读纯文字的书。让他读《365夜》、《中外儿童故事精选》《安徒生童话选》还教他读《儿童散文诗选》《儿童朗诵诗选》遇到个别不认识的字,我就随时告诉他。开始,我每天晚上依旧只教他读20分钟的书,后来,儿子读书读出了兴趣,觉得20分钟太不过瘾,就一再要求延长时间。再后来,他干脆撇开我,自己捧着一本书读。

可别小看这每晚20分钟。几年下来,孩子已经成了一个小书迷。带他上街,他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书店。过新年了,我们要给他买套新衣服,他却恳求我们把买衣服的钱省下来替他买书。看着如今爱读书且在学校品学兼优的儿子,几年来每晚20分钟的工夫真是没有白费!

我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点滴水穿石的劲头的。实际上,家长帮助孩子学习,也同样是需要点滴水穿石的劲头的。试想,每天晚上抽点时间陪孩子读书,说起来容易,坚持一个月看看,坚持一年看看,应该说并不容易。而能够坚持了几年之久,真可以说是有几分可敬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i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