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轻松几招就搞定!

2023-01-04 05:07: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不想上学,轻松几招就搞定!》,欢迎阅读!
搞定,上学,不想,轻松,孩子




孩子不想上学,轻松几招就搞定!



开学没多久就遇到国庆节,长假一放孩子们的心难以收回来,很多小孩出现了不想上学的情绪,那么,孩子不想上学,怎么解决呢?

知识百科:分离性焦虑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且多发生在6岁以前,其特征是当与亲人分离或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与父母或其他依恋者的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持久而不恰当的害怕独处,当预料将于依恋者分离的时候,马上会表现出过度的反复发作的哭闹,如哭叫,发脾气,淡漠。少部分儿童的焦虑在严重程度上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甚至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恶心、呕吐、头疼、胃疼、浑身不适等。

五大策略帮助您解决分离焦虑症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幼儿对于父母的依恋,一方面来自于情感上的依恋,另一方面则是生活上的依赖。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并体验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2、认可孩子的情绪




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突然进入到一个新环境,老师和小朋友都是陌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害怕,会感到无助。所以宝宝会通过哭闹的方式来抗拒这种陌生感。家长不要说:乖,不哭了!而是要首先肯定宝宝的情绪:妈妈知道你不开心,甚至害怕,想让妈妈留下来陪你通过这样的语言让宝宝知道你理解他的情绪,而且告诉宝宝在幼儿园老师跟妈妈是一样的,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老师帮忙。比如尿尿喝水等,让宝宝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老师满足了宝宝的需求,也有助于宝宝建立和老师直接的信任。

3、制定一个分别计划

为了避免宝宝在与父母分别时出现感情的剧烈波动,感到无助,害怕,可以与宝宝制定一个分别的计划,比如拥抱、击掌、亲吻等形式,让宝宝比较顺利的与父母分别。比如妈妈可以说:在咱们分开前,你可不可以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亲亲你的小脸蛋,然后你再跟妈妈说再见。我们先来试试吧。

分别计划一旦制定就要坚持,即使宝宝提出新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之前的计划变。例如,孩子可能会说,再抱我一会儿,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坚持住。宝宝很聪明,一旦看出你犹豫了,他们可能会提出更多的要求。

当完成计划后,家长要果断坚定地离开。这样的行为告诉孩子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爸爸妈妈走了,不会因为我哭就再多呆一会儿;第二,爸爸妈妈信任老师,我的幼儿园生活要开始了。

4、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时间信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S8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