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维导图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思维导图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曹阳王永会刘洪雷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1期
曹阳1 王永会2 刘洪雷3
(1、2.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沈阳 110168; 3.辽宁省信息中心 沈阳 110002)
摘 要:本文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以及了如何将这一可视化工具应用到学习活动工作之中。实践证明,思维导图能更好地将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可视化,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学习 MindManager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b)-0162-01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加强,如何利用浩如烟海的信息有目标、有步骤的学习正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思维导图以一种与众不同和独特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强化知识内容之间的联动关系,使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探索者和反思者,从而促进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 思维导图介绍
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建了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一种具象,以主题为中心,有组织、分层次、放射式地将知识间的关联展现出来,通过树状结构来呈现思维过程。它借助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元素来帮助人们记忆和增强创造力,也让思维导图本身更加轻松有趣、更具个性、更加多样化。从表现形式来说,思维导图是一张用来表征知识之间联系的树状图。[1]
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
(1)成倍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旧知识。(2)激发联想和创意。通过表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3)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快速的记笔记,顺利通过考试,轻松的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
3 思维导图的绘制
目前,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较多,既有MindManager、MindMapper、Visual Mind、Headcase、Inspiration等商业软件,也有Freemind这样的开放源程序。其中美国Mindjet公司的
MindManager是一款比较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其具有简化制图的基本操作、有效管理数据与信息、支持多人协作、同Microsoft Office无缝集成等特性。目前大概在全世界65%以上的国家(地区)中的商业、政府、教育、集团公司等领域中使用。[2]
制思维导图的绘制应突出重点、发挥联想、清楚明白,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鉴于MindManager使用的广泛性,下面介绍使用该软件完成一张思维导图的基本步骤:
(1)新建一张思维导图,输入中心主体。
运行MindManager软件,点击“File”菜单,选择“New”新建一张思维导图,新建的思维导图可以是空白的,也可以选择使用模版。建好后,点击界面中心的“Central Topic”,输入中心主题。
(2)添加子主体,建立各个分支。
可直接在制图区点击右键,选择插入子主体,或者点击“Insert”菜单,插入子主题。然后,调整主题位置,修改连线样式。
(3)建立各主体之间的联系。
单击选择要连结的其中一个分支,点击“Insert”菜单中的“Relationship”,窗口将出现一个连接标志,将连接标志拖到另一个要连接的分支,这样就建立了联系。然后,对线条的样式和位置进行调整。
(4)添加附件和超连接,完善思维导图。
选择要操作的主题,点击“Topic”菜单,选择添加附件,输入附件的位置。
(5)保存制作的思维导图,导出自己需要的格式。
点击“File”菜单,选择“Save”或者“Save as”,更改保存路径与保存格式,在默认情况下保存为“*.mmap”格式,以便下次修改图片,也可导出为“.jpg”或“.txt”等格式。
4 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
学习是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到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的总结提高,思维导图都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它让大脑中的知识更加有序,各知识间的联系更加清晰、明确,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3]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计划的制定
学习计划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安排和时间的安排。我们可以使用MindManager软件的“Task Information”中的“Priority”(优先权)功能解决内容重点层次问题,“Start
Time”(开始时间)和“Due Time”(预期时间)功能解决计划的时间安排问题,“Resources”(资源)功能实现备注。
(2)多维记忆学习笔记的记载
学习笔记是用来记录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时,采用关键记忆图像(右脑) 总结出笔记的中心主题,并以这个中心图像为中心划一系列连线,在连线上写出要记录的关键主题,并将这些主题逐次分解。最终建立了一个多维的、富于联想的、色彩丰富的、带笔记的记忆思维导图。
(3)学习思路的整理
为了学习某一知识,人们需要通过很多方式从不同角度搜索出与该知识相关的信息。在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中心主题,在确定主题之后搜索的所有信息都根据情况画在从中心主题或其子主题引出的连线上,这样无论学习者的思路走了多远,最后都能根据连线回到中心主题上,学习者不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4)知识框架的构建
当学完某一知识后应把相关知识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有系统的知识构架将有助于学习者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储存和快速的撷取。思维导图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联系起来,把知识点连成知识块,把知识块练成知识网,避免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地堆放。
(5)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使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可视化,这就有了共享、交流和反思的基础,从而使学习者对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其综合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渐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
5 小结
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认知策略。这种认知策略引导人们去构建知识、整合知识,形成知识系统,也促使人们经常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同时,绘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信息加工与表达过程,对于提高人的信息素养也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巴利·博赞.叶刚译.思维导图.中信出版社,2009.
[2] MindManager:Easiest Way to Organize Your Ideas and Information.[EB/OL].2006,9.
[3] 沈建强.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J].浙江教育科学,2009(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M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