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2-12-29 03:2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组织建设,基层,思考,加强,如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纽带,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桥梁。基层组织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这样的重大问题。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党支部是基层单位履行新使命、实现科学发展的领路人,是深化爱民固边战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的实践人,因此,适应新形势,破除发展难题,推动基层党支部科学发展已成为牵动当前部队全面建设的重点戏。

一、目前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工作方法、活动内容,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诸多不适应。一些党的基层组织确实存在着软弱涣散的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一是抓党支部建设工作体系还不完善。目前,虽然按新形势任务要求建立了一系列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措施,每半年一次考评已成为“定式”,但就目前全部队来讲,对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培训帮带体系还不够具体,出现了对不同建制的党支部建设评定标准“一刀切”、管理教育“一般粗”、制度落实“一个样”现象,区分类型细化精化做得不够,机关对基层党支部的专门考核还未做到经常化,平时积累的量化成绩不够,易导致一次性评定结果“失真”。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与机关的帮建不到位有关。未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界定共性标准与具体区分标准,对基层党支部日常量化考核施之偏软,导致基层支部成了“睁眼瞎”。另一方面与个别基层党支部未能将自身建设与其他基础性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有关。将党支部建设列于“三基三化”之外,使组织建设按部就班在“慢车道”行驶,出现“剃头挑子一头冷一头热”现象。三是与党支部建设形势分析制度未真正建立起来有关。一些基层单位建设形势分析会涉及党支部建设很少甚至“空白”,这使得基层党支部未能及时剖析整改不足,结果导致问题“累积”,可持续发展受累。

二是个别党支部抓组织制度落实还不够。个别党支部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经常、不规范为图省事,将政治教育与党课教育合并,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的会议,出现不伦不类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不自觉,找借口逃避党内学习教育有的支部民主生活会缺乏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变成“吹捧会”、“摆功会”。这些时间“挤占”、内容“跑题”、人员“溜边”、效果“打折”的问题,不仅使组织生活缺乏质量、落于“虚处”,更重要的是将组织功能弱化,对基层党组织发展建设危害极大。问题的产生,一是与支部日常管理教育不力有关。将党员队伍管理育与部队行政管理混淆,对增强党员意识、先进意识、模范意识的教育不够,针对党员队伍现状经常查摆问题工作滞后,个别支部书记、副书记人为将党务工作行政化,使党内管理教育“党味”淡化。二是与督促罚后机制不完善有关。目前,部队对基层建设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奖优罚劣制度,对基层党支部每年开展评优,对获部局“先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给予立功奖励,但在惩罚督促方面做得不够,虽然我们开展了大力度的建章立制工作,但对末位的支部整改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


支部抱着无所谓、“平常心”的态度对待自身建设、应付党建考评,易出现落实制度形式化、走过场现象,最终导致个别基层党支部发展滞后,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个别党支部书记务党能力还需加强。部分党支部书记是业务出身,有的对党务工作不熟,开展工作易出现被动、穷于对付局面;有的虽掌握一些党建知识,但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路不多、办法不多、创意不多;有的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依赖机关帮建,出现推一推、动一下,不推不动现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为基层党建发展带来了困难。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培训机制还有不足。对新任党支部书记集中时间岗前“恶补”有余,长期灌输教育不够,机关培训后不及时跟进问效终端效果,未经常深入基层就党支部建设开展专题辅导,使培训后的支部书记后劲明显不足。二是个别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愿想党务难题、不善想党务新举措,结果只能原地踏步。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对策建议

要想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将科学发展观扎实落实于基层组织建设之中,形成一套边防特色的评价体系、推进落实组织制度常规化与制度化、加大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多形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驶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是着力基层党支部科学评价体系建设。要加大基层党支部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的比例,作为单独一项考虑。可对研讨基层党支部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项会议制度、将党支部建设状况作为支队级单位基层建设考核必考单独一项,做到支队级党委谋划基层建设必议、基层形势分析会必议、支委会研究自身建设必议,推动建设长效化、考查经常化、督促常规化。

二是着力落实组织制度规范化机制建设。要严格坚持党委统抓,借鉴基层包干点制经验,将支队、大队级党委班子成员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扩大至经常性参加基层党支部其他组织生活,规定年内参与时限、参与类型、参与方式,在指导中实现督促效应、在帮建中推动落实。要建立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质量评定“指南”,尤其是指导组织民主生活会与党员思想汇报时“如何谈、怎样谈”的方法,为基层提升落实实效指好路子。要加强党员意识的培养教育,在组织生活考勤制度础上,适当建立党员个人问题点评制度,通过个别教育、集体谈话、党小组会、支委会、支部大会等形式,发动大家对个别党员进行帮教,使其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要将基层党支部建设调研摸排工作转化为全省定期考核大排名措施,建立支队级、大队级党委、基层支部一把手责任,动真格、勇碰硬、敢亮丑,促进各级真正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关心组织建设、支持组织建设。

三是着力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要注重完善培训机制,将支部书记培训与干部队伍建设挂钩,在对新任、现任支部书记、副书记培训同时,可考虑将党务知识作为干部日常培训考核“选修课”。对培训后的党支部书记,要坚持长期教、点滴教、随机教原则做好传帮带,通过开展“上岗前谈一次话”、开设“党务难题点将台”、支队、大队两级对点帮扶等,帮助基层党务工作者纠偏正误、充实知识,在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要注重支部书记任期考核机制的建立,不仅在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Ly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