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夏中医养生法》,欢迎阅读!

立夏中医养生法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
早起花间走,颐养心神
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流失,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但不运动也不利于心脏健康,怎么办?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阴花间散步,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
立夏后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不少人觉得睡眠不足。这时午睡就显得比较重要了,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午睡时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做做转眼球的练习,不但会提高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具体方法是双目从左向右转9次,再从右向左转9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
晚归梳“五经”,预防中风
很多人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但晚上梳头的很少。这里教大家一个新的梳头方式,不是用梳子,也不是普通梳法,而是用手指,“拿五经”。怎么做?先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回家略作休息以后,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梳3次。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调节神经功能,新陈代谢。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一、食以健胃
立夏是夏天开始的意思。由于立夏后气温升高,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细菌繁殖很快,湿气较重易导致脾胃功能变弱。故从养生出发,饮食方面,以健胃养血为主。立夏当日,福州人素有食用鼎边糊(锅边糊)的习惯,鼎边糊不仅味道十分鲜美、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老少皆宜。
三款立夏养生食 1.菠菜饺子
做法:菠菜600克,白面350克,瘦肉145克。菠菜放入榨汁机榨出汁;猪肉剁成碎末加入调料作成饺子馅;将面粉和菠菜汁揉匀,擀成饺子皮。
功效:养血敛阴。 2.藕汁蒸蛋
做法:用果汁机将600克鲜藕榨汁后,取汁;鸡蛋取蛋清,用筷子调散,倒入藕汁,搅匀,放入食盐和猪油调匀后,置入蒸笼中,用大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生津、养血。 3.马蹄狮子头
做法:马蹄切成米粒大小,拌进猪肉馅中,加入鸡蛋、食盐、酒、生粉等调料拌和,做成肉丸;将肉丸炸至金黄色,加酒、白糖、高汤,再用小火焖烧15分钟后,用生粉勾芡便成。
功效:生津止渴。 二、饮以防暑
立夏养生要多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益气养阴,健脾除湿,清热解暑,五脏并调。
一般选用西洋参、太子参、石斛、玉竹、黄精、山药等平和滋阴之品;健脾多选用芳香淡渗之品,如茯苓、白术、薏苡仁、莲子、白扁豆等;清热解暑应选用辛凉发散或甘寒之品,如菊花、金银花、荷叶、竹叶、莲子芯、薄荷等,所谓“夏宜用浮”,以达到合理养夏。
可以从饮出发养生,如果从预防出发,建议一周1-2次即可。 1.三黄饮
做法:先将黄豆50克煮至半熟,入黄瓜1条煮烂,后入蜂蜜30克稍热,吃豆瓜,喝汤。
功效:清热解暑,可预防中暑,并治疗咽喉干痛。 2.三豆饮
做法:绿豆100克、赤小豆50克、白扁30克,加水煮烂喝浓汁。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健脾。适用于暑湿吐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J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