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其他核心素养的结合举例

2023-04-11 19:37: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唯物史观与其他核心素养的结合举例》,欢迎阅读!
唯物史观,素养,举例,结合,核心
唯物史观与其他核心素养的结合举例

唯物史观作为哲学史上划时代革命的根本标志,就是通过实践与实践主体的活动而“改变世界”。因此,唯物史观研究与发挥不应当幽禁在“纯学术”的概念世界,而应当与其他素养相结合。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往往会涉及自然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知识层面。201554日,胡昭曦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综合研究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再次强调了这方面的问题。李剑农将史学与政治经济等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研究,采用多种证据弄清历史的真面目。李剑农的治学方法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李剑农在古代经济研究中,更多谈及政策、制度、战争、地理位置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例如,魏晋南北朝的人口大量迁徙,其主要原因是政局动荡、战火不断。再如,长安因秦汉二代皆为政治首都,所以也是财富集中的商业都会。但就交通而言,长安在自然地理方面不是非常便利的。故而在经董卓之乱后,长安兴废无常,皆受政治影响。

事实证明,在深入研究中可以发现,有些事情看似是经济问题,实则政治规律、社会发展阶段或自然规律在起作用;有些事情看似是政治象,实则为经济问题或文化问题。只有跨学科研究,才能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当今时代,历史研究走向多学科研究,既是学科本身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史学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想打造一部经典著作,就必须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开展研究工作


李剑农在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前的经济背景时,将清代人口的增加数字与垦田面积列成表格,以证实当时的人口数量超过耕地面积和生产力所能容纳的供给。土地不够分配,则农民日渐贫困,卖田以解饥饿,继而贫富差距拉大,民众失业现象增加,由此造成民众被迫起义的局面。

李剑农在描述太平天国运动时,将其放在宏大的历史环境下,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统治动摇和地方势力的影响。他指出:曾国藩由帮办团练人员发展为湘军,就是清朝国家兵权移入汉人的起点。地方巡抚取得国家军事实权,军队由单元体变为多元体,中央集权统治力减弱。正是他将历史事件因果关系普遍联系起来,才能发现清王朝覆灭的诱因。这也正是民国时代军阀割据导致国民党统治覆灭的诱因。李剑农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时,并不拘泥于一时成败的分析,而是致力于对历史事件整体的预判,将目光放远至清朝整体决策的对错,乃至几十年后北洋军阀的分析上,结合具体历史事件进行论述。

李剑农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不仅一贯遵循实事求是的治史原则,同时又以进化史观、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学科学科的角度,对历史问题展开研究。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他既体现出了时代特征,也展现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特色,对当今的史学研究仍有参考和借鉴价值,对理解和认知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想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Gj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