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闭症儿童ABA行为矫正》,欢迎阅读!
自闭症儿童-ABA行为矫正
什么是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直译为“应用行为分析”。它是一种教育训练方法或模式?是一套理论?还是一个流派?
应用行为分析,又可以称为“行为矫正”或“行为治疗”,它是20世纪中期,心理卫生和临床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克服在人类活动的某个特定领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障碍。
在20世纪之前,在心理治疗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方法。除此之外,在心理学界占主要地位的是一些内省的研究方法。在20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开始质疑这种内省的心理学,认为这种方法必然导致心理学成为一门神秘主义的科学,从而将心理学这门学科置于一个滑向非科学深渊的危险境地。华生,就是这群质疑者中的突出代表。他坚定地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能够实实在在地观察到的、“外显的”人类行为。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根本特征。行为主义心理学不仅反对研究内部心理机制,还根本否认内部心理机制的作用,认为行为就是对外部环境进行反应的结果,不受内部心理机制的影响和约束。也就是说,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行为是可以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几位先驱,做了一些著名的经典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巴甫洛夫:狗、肉沫、响铃;华生:小孩、兔子、恐惧;桑代克:猫、杠杆、笼子。20世纪初期开始,行为主义开始逐渐在心理学界占居上风,到20世纪中期和后期,它发展到顶峰,这不仅表现在心理学界被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所主导,还表现在,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套用于改变人类行为的新技术,这套技术基于“可以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人类行为”的基本理念,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若干原理,发展出包括消退技术、塑造技术、区分强化、厌恶疗法等在内的方法体系。这套方法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业管理、教育等各个领域。它就是今天所说的“行为矫正法”,它是“行为主义的治疗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做出奠基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在1978年的《行为主义与社会的沉思》一书中,首次使用“行为矫正”一词,并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我用行为矫正这个术语的意思是,引进通过积极的强化来改变行为的一种手段”。 回到最先的定义上,现在来回答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什么是ABA?现在我们可以轻易地否定后两个选项,因为很显然,它本身不是一套理论,因而也不是一个流派。那么,它是一种教育训练方法、模式吗? 顾名思义,行为矫正这套方法,主要的目的是用于矫正人的行为障碍。运用到教育领域,它可以被用来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或增加适当的行为,比如减少学生离开座位的次数,增加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的时间;比如减少儿童哭闹的行为,增加其和老师的配合行为。类似这些的方法,算是教育方法和模式吗?教育方法和模式应该包含一套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步骤,其目的是系统地教授学生掌握特定的技能和知识。所以,从行为矫正的起源和性质上看,我们没有理由把行为矫正看作为一套教育训练方法。然而为什么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领域,有人把ABA称为一种训练方法呢?对此误解最常见的一个例证是,人们总是把回合试验教学和ABA混为一谈——把进行回合试验教学称为“做ABA”。之所以会造成这种误解,是因为,虽然行为矫正本身不是一套教育训练方法,但有一些人在行为矫正原理的理论基础上,创造出了一套教育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方法,而这套方法目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洛瓦斯;这套训练方法最重要、也最著名的组成部分,就是回合试验教学法。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套方法绝不等于“行为矫正”;造成上述误解的原因,也绝不是洛瓦斯等人,而是那些对根本问题模棱两可、不求甚解的人。对ABA概念的误解,和将ABA和回合试验法等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的错误做法,使得“反ABA派”和“挺ABA派”之间的论争经常陷入一种奇怪的境地之中:反对“ABA”、声称“ABA过于僵化死板”
的人并不清楚,自己反对的实际上只是回合试验教学法,而非行为矫正本身,所以当他们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采用行为矫正的原理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时,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的立场。毫无疑问,这是行为矫正的胜利,而不是回合试验教学法的胜利。而那些力挺“ABA”的人,却总是不幸地意识不到这一点,过早地庆贺自己虚妄的胜利,并据此认为回合试验法具有不可战胜的优越性。 结论: 1. ABA就是“行为矫正”,是一套心理治疗方法。
2. ABA是行为主义的治疗术,不是一种教育训练方法、模式。
3.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需要用到行为矫正的方法,来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为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更需要采用一套完整、成熟的教学训练方法体系,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目前,最为常见的教学训练方法是以回合试验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直接教学法(direct instruction),它是以行为矫正的原理为理论基 础的。
这种矫正法以三个重点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 前因 行为 后果
出现这种行为前的情况,尤其是导致行为出现的事件,例如某人做了某些事情,以致自闭症学生出现问题行为。 爱关注的问题行为
在问题行为出现后随即发生的事情,例如教师、同学或旁人的反应以及自闭症学生因而行到的对待等
矫正法的原则
透过鉴定问题行为,改变有关的前因及/或后果,藉以断?问题行为的连锁性,而培养恰当的行为。 步骤
1.清楚描述问题行为 例如,「发脾气」只是一个粗略的描述;更具体的描述应是:「在英文课堂上当教师提问其它学生时,自闭症学生大声不停叫嚷了两分钟」。 2.深入观察、详细记录
例如出现这种行为的日期、时间、地点、次数、场合、当时学生的情绪状况、其它人的反应。
3.分析有关「前因」、「行为」和「后果」的记录,提出假设。 推算出在什么情况下问题行为的次数出现较多或较少,学生是否藉问题行为而直接得到好处,或间接逃避一些事情。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想一想,他们或许未能适应转变的环境,才作出这种行为。 4.订定明确的行为目标。
例如小明在生气时会鼓起两腮,而不是大声叫嚷。 5.从行为的「前因」方面着手 消除诱因: 例如小明每次听到课室外的车声便会跑到窗前往外边看。教师可以尝试改变「小明听到车声」这一个前因,例如把小明编排到离开马路较远的课室,或把小明编排到距离窗口较远的座位,又或者把靠近小明的窗门关上。 给予清晰指示,辅以示范: 若学生的问题行为是由于他们不明白课堂的要求,教师可给予他们清晰的指示,还可示范恰当的行为。教师亦可在问题行为出现的初期给予自闭症学生及时的帮助,从而减低问题行为恶化的机会。
形式变化: 若然问题行为是由于自闭症学生对个别的学习形式有所偏执,在现实情况容许下,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3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