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间游戏论文.doc小班》,欢迎阅读!

关于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论文
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和行为、思维、感情交流的模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儿童的民间游戏已经成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民间游戏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体育竞技类又有娱乐休闲类;既能开发智力又能调节情绪;既有群体游戏也有个人娱乐。再者,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趣味性强,孩子们易学易会,而且大多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游戏材料也是身边的常见物品,因此,民间游戏是十分适合于孩子的。
但曾几何时,当高楼大厦阻隔了人们串门的脚步,当现代娱乐挟裹着电光声色的强烈刺激长驱直入,民间游戏便悄悄离开了孩子们的生活,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当我们向孩子们提起“炒黄豆”、“拍大麦”、“荷花荷花几时开”等名字时,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不是向往的喜悦,而是陌生的茫然。这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宝贵的资源——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组成部分的民间游戏正在不知不觉地流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电子玩具、动画片、网络游戏……那些依赖于高科技、电器化的游戏。为了让民间游戏继续流传下去,更为了充实和丰富现代幼儿的一日生活,我们尝试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对民间游戏合理开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和特征,使民间游戏更具有生命力和教育性。
一、去芜存菁,合理开发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更能使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看,民间游戏能较好地促进幼儿体能、语言、认知、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
(一)、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可以在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这样就能幼儿尽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在树林间、花园里、草地上“推小车”、“跳格子”、“跳皮筋”、“捉迷藏”。孩子们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呼吸新鲜的空气,顽强地接受外界的变化,促使幼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另外,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例如:“萝卜”、“城门几丈高”等。“抽出七打八”、“斗鸡”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一部分民间游戏能发展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动作和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例如:“挑绳”游戏,就是用一根绳子,经过幼儿的小手绕,勾、拨、翻后,变成好多形态的物体。“金锁银锁”、“背月亮”等游戏,使幼儿的手、口、脚动作灵活协调。有一些游戏运动量很大,如:“背人”,幼儿在背、跑、跳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体能,有利于幼儿食欲的增加,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
(二)、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对小班的幼儿,作用更为突出。首先,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不仅仅是要提高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说话胆量的锻炼。在民间游戏中,幼儿处于放松的状态,心理上没有压力,可以大胆的说话。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的材料,可以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着大大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大部分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童谣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口头文字,其音乐性就表现在它语言的韵律美和鲜明的节奏感上,通过双声、叠韵、双关、谐音、对仗等手法。使童谣唱唱起来悦耳动听,具有一呼百应的同伴呼应效果,再配上游戏的动作,那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了,如:游戏“炒黄豆”、“逗逗虫、虫虫飞”等,它配有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审美情趣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
好模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中的儿歌是表演不可或少的“道具”,它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环境,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如游戏“推小车”: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在“推车”中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添入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不单单集中于小车,使其推小车格外轻松,加上周围幼儿的配合,一唱一和,使幼儿在充满了情趣和生活气息的游戏氛围中自然生动地表演着。
(三)、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在一些游戏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丰富常识,扩大知识面。如“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儿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从正月(正月不开几时开?)至六月(六月荷花朵朵开),使幼儿了解了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又如:“顶锅盖”的游戏,被抓住手指的幼儿必须回答“炒的什么菜?”的问题,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可以扩展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在游戏中,也分享着同伴的经验。
(四)、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因此,在民间游戏中幼儿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推小车”、“拍大麦”、“城门几丈高”等游戏。民间游戏中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儿童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人数或多或少了,玩具不够了,大家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一致等。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不断的更换角色,游戏伙伴中会很自然的产生“领袖”,这些“领袖”也会很自然的被淘汰,这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也教育幼儿要平等待人,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独享等不良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
在充分肯定民间游戏的优点和教育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客观清醒地认识到有些民间游戏由于受产生年代的思想影响,存在着封建迷信、消极应对以及不文明的语句和情节。我们应该在搜集、挖掘民间游戏的同时,对它们进行清理和改编,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吸取民间游戏的精髓,选择积极、有益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使其充分发挥游戏本身的积极的教育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O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