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弄混的基础教育知识。

2022-08-22 05:58: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弄混的基础教育知识。》,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知识


。爱弄混的基础教育知识。

1.教育的特点 民主化VS全民化

民主化:一方面让所有人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追求教育自由化。

全民化:面向所有人。 2.课程类型

地方课程VS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是编制的主体。 校本课程:学校是编制的主体。 3.教学VS教育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教育的基本途径。 4.教学VS智育

联系: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但智育不等于教学,德育、体育、美育等也通过教学来进行。

区别:智育的实现途径除了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其他途径。

5.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信度VS效度

信度: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效度:测量的正确性(有效性)。 6.教育的定义






广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7.教育社会属性 历史VS历史继承性

历史性:每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

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接续的关系。

8.原始社会VS古代社会教育特点

原始社会:无阶级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古代社会:有阶级性;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9.教育的功能 负向功能VS隐性功能

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消极影响。

隐性功能:非预期的有较大的隐藏性的功能,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负向的。

10.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VS阶段性

顺序性:个体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和矛盾。 11.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






不平衡性:同一个人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 个别差异性:不同人之间的比较。 12.全面发展教育—德育VS智育

德育:传授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灵魂和核心。

智育: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在教育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

13.教育制度—广义VS狭义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 14.学制—双轨制VS分支制

双轨制:资产阶级子女—小学、中学、大学; 劳动人民子女—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分支制:小学-初中-职业教育/普通教育

15.壬寅学制VS癸卯学制VS壬子癸丑学制VS壬戌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首次颁布、未实施。 癸卯学制:1904、第一个实施的近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1922年、“六三三学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Gl.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