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链接”版块有效利用

2022-10-27 08:0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链接”版块有效利用》,欢迎阅读!
语文课,版块,有效,利用,链接
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链接版块有效利用

作者:张淮桢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1

; 要: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联结纽带,它是丰富的、立体的。阅读链接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部分,表现的形式有诗歌、有散文,还有课文的背景资料、补充的文章等,这些内容既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又涵盖了学习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利用阅读链接部分能够引导学生迅速走进文本,对其课文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链接;运用策略 引言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阅读链接板块穿插于课堂初始、授课过程及课尾中,以提高学生的阅学习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一、注重文章间关联,提高阅读能力

在同一单元内的各篇文章,虽然在内容上呈现出一定差异,但在主题上具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这些文章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同一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教师也要结合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各篇文章的含义,在探索中找出文章的主题。当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地融入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此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意识,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花钟》《蜜蜂》和《小虾》这组文章的时候,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找出三篇文章的共性。学生就会知道这三篇文章都是观察事物的变化的文章,并能写出实验过程。这时候,教师就可顺势引导,让学生进行仔细阅读,了解其中内容,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观察小实验。通过这样的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注重文章之间的关联,并鼓励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加深对阅读知识的理解。

二、课中穿插,加深阅读理解体验

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倡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即在阅读文章学习的基础上,增加阅读篇目,共同开展教学活动。阅读链接板块的开设,正好符合此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军神》这篇文章时,阅读链接的内容是李本深的《丰碑》一文。在学习《军神》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相关思考问题。例如,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军神刘伯承此时就站在你的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9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