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中草药之藤黄

2023-01-13 07:5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毒中草药之藤黄》,欢迎阅读!
藤黄,中草药,解毒
解毒中草药之藤黄

藤黄别名海藤、玉黄、月黄。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血,杀虫。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各家论述之藤黄

1.《本经逢原》: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故治虫牙院齿,点之即落。毒能损骨,伤肾可知。

2.《得宜本草》:服藤黄药,忌吃烟。摈三黄宝蜡丸、黎峒丸,惧用藤黄,以其善解毒也。有中藤黄毒者,食海蟹即解。

3.《海药本草》:主牙蛀齿,点之便落。

4.《纲目拾遗》:治痈疽,止血化毒,敛金疮,亦能杀虫。 5.《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剂,治绦虫及水肿。 藤黄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其种子衣中的色素--藤黄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体外的有效浓度为1∶10000;对若干真菌、草分支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效力很豹,对大肠杆菌亦无效闭。新藤黄宁也有抗金黄色葡韵球菌的作用。异构体(异藤黄宁及异新藤黄宁)的抗原虫作用较其母体有(藤黄宁或新藤黄宁通过肠管时可异构化)。藤黄索在体外对非致病性原虫有抑制作用,特别是β-γ-藤黄素效力较强。抗原虫与抗菌作用,并不平行。α1-γ-藤黄素在各方面(如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之能力、对小鼠人工感染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在血清或金属离干存在时的反应、对热及酸碱度的稳定性等)皆与α2-β-藤黄素相似。

2.其他作用与毒性:β-α1-藤黄索在超过治疗量时可引起小鼠腹泻(β-藤黄索致泻力更强)。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mg/kg)为:α1-γ-藤黄素皮下注射均为277;腹腔注射分别为87.177.18;静脉注射分别为108.4108,这些数值与α2-β-藤黄素的毒性栖差甚微。

藤黄的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约18米。小枝四棱形。叶对生,薄革质,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叶柄长8


毫米。花单性,腋生,黄色,无柄;萼与花瓣均4片,圆形,覆瓦状排;雄花23,簇生,雄蕊多数,集合成一亚球状肉质体,药1室,横裂,花丝短;雌花单生,较大,具退化雄蕊约12枚,基部合生,柱头盾形,子房4室,平滑无毛。浆果亚球形,径约2厘米。种子4枚。花11月。果期翌年23月。

藤黄的复方选剂

①治一切痈肿:雄黄、胆矾、硼砂、藤黄、铜绿、皮硝、草乌各一两,麝香二钱。为细末,和蟾酥为条,如笔管大,金箔为衣,用时以醋磨浓,新笔蘸药,涂()毒四围。数次愈。(《祝穆试效方》一笔)

②治一切无名肿毒:藤黄四两,白蜡八两,小磨麻油十二两。先将油煎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黄、白搅匀,磁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临用摊贴。(王玷桂《不药良方》风气膏)

③治一切无名肿毒,及对口发背:滴花烧酒,磨藤黄敷,不住手敷之。(《救生苦海》消毒方)

④治跌打损伤,肿毒危重之症,内服外敷皆效:牛黄、冰片各二钱半,阿魏、雄黄各一两,生大黄、乳香、没药、儿茶、天竺黄、血竭、参三七各二两。各研细末,以山羊血五钱,拌晒干透,再磨为粉,加藤黄二两,隔水煮透,去净浮腻,丸如芡实大,晒干忌火烘,以黄蜡为壳包裹。临用以一丸,陈酒送服。(《外科全生集》)

⑤箍毒:五倍子(略焙)一两,藤黄四两,铜青少许,小粉()八两。作锭,用时醋磨涂。(《类证活人书》)

⑥治一切顽癣:鸡脚大黄、硫黄、雄黄、姜黄、藤黄各等分。为细末,菜油调涂患处,七日勿洗浴。(《纲目拾遗》五黄散)

⑦治癞痢头:藤黄一钱,枯矾一钱,轻粉五分,明雄五分。共研细末,用麻油四两,黄白蜡各三钱,熬枯收膏。先剃净头发,后用明矾、川椒各一钱五分,煎水洗净患区,最后涂上药膏,每日涂一次,至愈为止。(《江苏中医》(5)271961)

⑧治刀斧木石伤及汤火伤,竹木刺入肉,一切诸伤:真麻油一斤,藤黄八两,白蜡八两。先将油入铜锅,次将藤黄捶碎熬透,以麻布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1m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