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蓬勃发展中的铜鼓职业中专》,欢迎阅读!

铜鼓职业中专学校发展规划
巍巍太阳岭北麓,滔滔定江河南岸,屹立着一所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铜鼓职业中专。二十多年来,铜鼓职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求真务实,谱写了我县职业教育的绚丽篇章。
铜鼓职中创办于1984年,它是我县政府举办的唯一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1984年9月县政府将我县温泉中学高中部改办成铜鼓农业技术高中;1988年9月林业局又创办了林业职业高中。1994年8月,经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上述两校合并于原林职中校址,组建成铜鼓职业技术高中。1995年经省教委检查评估,国家教委批准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并被批准举办职业中专学校。2008年12月经省教育厅调整认定为江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铜鼓职中以“勤学苦练、立志成才”为校训,逐渐形成了“博学、笃行、合作、进取”的校风和“我行、我思、我勤、我奋”的学风。
学校坐落于县城南山麓,占地面积74639平方米,校园三面环山,北临湘赣省道,地理环境优越。校园内树木参天,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还有假山池沼、文化长廊。中间是环形运动场地,办公楼、教学楼、科教楼、图书楼、学生宿舍、礼堂环场而立,掩映于茂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是一所园林式学校。
学校建筑面积23547平方米。2008年,争取省300万资金项目,县政府配套70万,又新建一幢1622平方米的实训楼和学生餐厅。教学设施设备充足:有计算机室四间,综合电子电工实训室,机电实训车间,数控实训室,金工钳工焊工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酒店管理实训室,幼师制作实训室,练功房,琴房各一个;还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实验室等,能完成所有课程列出的实验实训项目内容。图书馆藏书2.6万多册,报刊杂志70多种。计算机200多台,全部接入互联网。学校卫生体育设施设备齐全,是学生学习、实训、生活、体育锻炼的理想场所。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在岗教工81人,专任教师70人,“双师型”教师20人。其中:本科学历61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2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4人,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县骨干教师5人。近三年市优秀教师(班主任)4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努力把学校建成专业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形成了学历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历
1
年来为社会和高校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每年农民工等短期培训800人次以上。根据社会要求和市场需求,目前设立了普高和职高学历教育,普高突出音、体、美等特长生培养,06、08年,我校田径队代表铜鼓县参加市运动会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职高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财会文秘、酒店管理、幼师等专业。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籍学生800多人。“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的校训激励着莘莘学子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近三年来,考上二本以上院校人数可观:2006年13人,2007年19人,2008年18人,其中近三年体育上二本院校21人。近三年,职高毕业生815人,先后由学校统一输送到深圳恩斯迈电子集团、江苏镇江香逸渔港餐饮公司等外地企业和在本县威尔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仁和药厂等企业就业,就业率达94.1%。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95%。
学校制度健全,管理科学,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了以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树立了“以人为本、德规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学校”的办学理念。全校教职工面貌焕然一新。在学生管理上,从起床到就寝,从课内到课外,学校进行全面规范管理,教师严爱相济,抓管到位,学生团结互助,友好竞争,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主旋律始终激荡在每一个职中人的心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动全校师生,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安全文明校园,省卫生文明校园,省、市先进保卫组织,宜春市文明单位,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团体奖,市学校建设与管理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曾得到江西电视台(二套)、铜鼓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教育》、《宜春日报》、《铜鼓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职中人将继续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为铜鼓职业教育再创新的辉煌。
聚首职中,放飞希望!
铜鼓县职业中专学校 二〇一一年元月十五日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