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教育接力

2023-03-02 19: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两代人的教育接力》,欢迎阅读!
接力,教育
两代人的教育接力

作者:陈俊一

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2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南方幼儿园园长文雯的妈妈唐少芬创办修文县南方幼儿园的时候, 雯年龄还小, 正是要读初中的年纪。“那是1999年年初,当时修文县城内仅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和两三所民办幼儿园。我家就在县城城南片区,这一片是没有幼儿园的,许多幼儿都是在马路边、田地间玩耍着长大,错过了学前教育的黄金时间。妈妈看到后,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她下定决心为这些孩子做点事,她和家人商量后,又征得城南片区村委会的支持,就在我们家的楼房内开始筹办幼儿园。”文雯对记者说。

卖楼创办幼儿园,妈妈的办园故事

南幼开园初期,唐少芬及家人带着老师们通过挨家串户做宣传、动员,包括自己家亲戚的孩子在内,第一批共招到了36幼儿“学员”,唐少芬自己任园长兼老师,还聘请了六名教职员工,开启了“ 家庭式”的幼儿班。但因为孩子们没有户外的活动场地,自家楼房里的教室也显得很随意,唐少芬就贷款8万余元,着手扩建幼儿园。

“为了筹钱,妈妈不仅贷款,她还把我们家的三层楼卖掉了。当时我很不乐意,总是问妈妈为什么要卖掉自己家的房子。”文雯说。

此时,县实验幼儿园招生呈爆满状,而县城中家长送孩子入园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南幼的创办正好接纳了那一部分需要入园的幼儿,很好地缓解了县城学龄前儿童入园的问题。

由于新园址建成之后,幼儿园办园规模增加,更加缺乏人手,这时唐少芬的婆婆郭玉仙老人已经从教师岗位退休近10年,为了帮儿媳度过困境,她又重执教鞭开始了小学教师至幼儿师的转岗。幼儿教师的工作更加辛苦,每天天一亮,郭玉仙老人就去市场采购幼儿们食用的新鲜食材,采购回来之后,放下背篓就开始为娃娃们上课,就这样支持了十年的时间。

由于办园规模的逐渐扩大,一栋教学楼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在前一次贷款尚未还清的情况下,唐少芬又开始为扩园贷款筹集资金。2003年底教学楼后楼建成,同时建成了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厨房和餐厅,学校于2004年获得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三县第一家食堂食品卫生等级B级单位荣誉。

文雯园长与妈妈之间的“拗”

但文雯妈妈要打理幼儿园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就没有精力去照看文雯的学习了。

“2001年,妈妈送我到私立学校读书,2002初中毕业,我直接去读了一所五年制大专,学幼师。2007年毕业的时候我才19岁,那时候我和妈妈赌气,我说,你为什么不让我读高中考大学?我说,我现在要么再读一年高中去考大学,要么就直接去外地工作,就是不回家。妈妈拗不过我。就让我去读了一年高中补习班,一年后高考,我考过了二本线,只能上二本大学。后来我也就没有去读,就去广州一家幼儿园上班。这一上就是两年多。”文雯说。

此时的文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回到妈妈身边,接力办学,让南方幼儿园成为两代人共同教育事业。


文雯接着对记者说:“ 但20106月,在幼儿园毕业典礼前几天,妈妈忽然发起了高烧,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她顶着生病的身体撑到毕业典礼结束后,才到修文县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说是先天性心脏病。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吃惊,因为快48的妈妈在幼儿园修建时还跟着工人们搬砖背水泥,身体特别好。我们不敢相信,又到了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确诊,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2010716日,远在广州的文雯回到了贵阳。此时妈妈已经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预约了22日进行手术。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有一个同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朋友来看望她,并随口讲诉了自己做手术及术后恢复的情况,看着朋友胸口上长长的疤痕,妈妈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女儿文雯也是第一次看到了坚强的妈妈也有无助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从广州回来,回归南方幼儿园。

由于广州大城市地区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与县城的幼儿园有很大不同,初回乡的文雯很不适应。

20109月,在母亲的安排下,文雯从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开始做起。

“ 妈妈让我先从带班开始,而不是做园长、副园长。她这个安排真的特别好,我知道她想让我得到更多的历练。”文雯园长说。

当时幼儿园还有校车接送学生,每一辆校车上都要有老师陪同,于是文雯每天六点多就要跟着司机接孩子,一天的工作要到晚上六点结束。就这样磨合了两年多的时间,2012年年底甘肃出了特大校车安全事故,幼儿园的的校车都不符合规定被迫停运。当家长们纷纷前来幼儿恳求幼儿园继续接送时,文雯第二次看见了妈妈的无助。

2013年年初,文雯和妈妈决定在离县城三公里外的城郊结合处租房开办一所分园,以方便之前路远的家长接送孩子。那时候刚刚过完春节,许多工人都没有上班,文雯只好跟着装修师傅开始了新园的装修工作,从提水泥装砂浆开始,文雯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和妈妈这么多年的不易。

2014年年中,因为一些特殊情况,一直由文雯管理的这所小幼儿园被迫关闭了。文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幼儿园的图片默默流泪。

“最大的苦难是转型”

记者问文雯园长,这是否是她遇到的最大的苦难,她却说不是。

“ 最大的苦难是转型。”文雯园长说。

2014年前,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是“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和“将心比心,家长放心”。2014年年中,文雯作为保教主任开始接手南方幼儿工作时,将办园宗旨改为“用爱养育,用心教育”,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变更为服务标准,将“将心比心,家长放心”变更为行为准则,于是开始了幼儿园的全新转型。

在转型初期,由于家长们的理念和办园模式不同,流失了一部分幼儿,但这并没有改变文雯的初衷。他们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根本,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 我们着重孩子的快乐学习,更注重品格与礼仪的教育;我们着重孩子的创意思维,更注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2015528日,南方幼儿园在修文县妇联、中共修文县群工委的支持下,创办了“ 阳光之家”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关爱中心,开启了南方幼儿园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新起点。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幼儿园一共走访了6个村寨,开展活动20余次;20176月,南方幼儿园与贵州省心协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彦君女士携手成立“ 南幼阳光小屋”师幼身心成长中心,目标是“ 让家长幸福、老师幸福、孩子幸福”,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变得融洽,促使家庭和谐,为家园共育搭建桥梁,让孩子在幸福的氛围中成长,从而获得爱的能力。

谈及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文雯园长说: “ 南幼以‘ 南幼阳光之家’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南幼家园互动’、‘ 南幼家庭教育讲座’等为载体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家教常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都还是比较支持的。”南幼每年都会组织幼儿家长进行一到两次亲子活动,为家园共育搭建桥梁。南幼经常通过开学初期家长座谈会、亲子活动、学前教育宣传、感恩等一系列活动,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其他教育观念,主动传递该园教育教学理念,给家长提供育儿帮助,达到“ 家园共育”的目的,让幼儿开心、快乐地成长。幼儿园还积极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方法。

当然,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总有很多困难。文雯园长对记者说: “2013年以前,每年儿童节之前,学生人数都是逐渐增加的,但儿童节一过很多孩子就不来了。学生数量波动也会影响办园工作。家长之所以不送孩子入园了,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原因,家长之前把孩子送幼儿园可能就只想让孩子过一个儿童节,儿童节之后就不来了,这样可以少上几个月的幼儿园,节省学费。当然,近两年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

文雯园长告诉记者,现在幼儿园收费是一个月500多元,一学期2000多元,包括了所有费用,但还是有很多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而放弃让孩子入园。“但幼儿园毕竟是培养孩子的交往技能、促进孩子早期社会性发展的最好场所。”文雯说。

对于老师的心理健康,文雯园长也特别重视。她说:“ 每个月学校专门安排一天,上午是家长开放日,中午是家长会,会后,家长把孩子带回去,下午就给老师们做专题心理辅导。老工作很辛苦,有时候也不免会有一些情绪。但我从来不提倡忍耐,我们都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其情绪释放出去。”

文雯园长说:“ 自2016年南方幼儿园加入贵州陶行知教育研究会民办分会后,南幼人更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把幼儿礼仪及教学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注重孩子经验的积累和生活能力的养成。”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用爱养育、用教育”、“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是南幼人永久的目标。

教育事业是光辉的事业,有时候看着孩子和家长们脸上的笑容,我们就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家长们的一句谢谢,孩子们的亲切的问候,都让我们觉得是无悔的,特别每年7月,送走那一个个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心里都会有少许难过,脸上流着不舍的泪水,心里却很欣慰,也许我们只见证了他们成长中的一小部分,或许多年以后他们不记得曾经的幼儿老师,但只要他们能记得,‘饭前便后要洗手’,‘ 有好东西要和同伴分享’,不忘了时常说‘ 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只要他们记得自己的幼儿时期是快乐的,这样就足够了。”文雯园长欣慰地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P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