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子学与通信学位分委员会关于更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解析》,欢迎阅读!
电子学与通信学位分委员会关于更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答辩方式的决定
(电子学与通信学位分委员会2006年4月27日讨论通过)
多年以来,我们对硕士研究生(以下称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都采取类似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方式,即为每位硕士生的答辩分别组织答辩委员会、分别安排答辩时间。该方式比较有利于论文内容深入辩论,但对硕士论文间的相互比较和竞争显得薄弱。
随着硕士生培养工作的改革和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硕士论文质量、调动硕士生做好学位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并加强对于答辩会的管理调控,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现将本分委员会负责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的方式更改如下。
1. 统一分组答辩:不再为每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分别组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会,改为
由系(所)教学办公室会同电子学与通信学位分委员会按照学科进行分组,统一组织各学科的答辩委员会并安排答辩会。
2. 分组方式:每个组应包含约10-15名相同一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的硕士生,由同一
个答辩委员会对该组每位学生的论文工作进行答辩考核并给出评审结论。 3. 答辩委员会组成:答辩委员会由学位分委员会聘请的5位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专家组
成,其中不少于3位应为本系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并至少有1位为学位分委员会委员,由其负责向学位分委员会汇报答辩会情况。答辩委员会设主席和会议秘书各1人。为使同一组内的硕士生在答辩中具有尽量同等的环境,同一组内硕士生的导师原则上都不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并且同一组内每位硕士生答辩的答辩委员会成员都相同。
4. 答辩委员会对书面论文的审查:硕士论文的2位评阅人中,需有1位是答辩委员会委
员,由分委员会和教学办公室根据导师提供的答辩硕士生名单及相应的论文题目聘请1位分委员会委员为评阅人,另一位评阅人由导师聘请。在答辩会上,学位申请人还须将书面论文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查。
5. 每人的答辩时间:每位硕士生的答辩时间为30分钟,其中硕士生本人报告不得超过20
分钟,提问和回答问题约10分钟。如果某硕士生的答辩因提问和回答问题不能在10分钟内结束,而导致答辩不能在30分钟内结束,则暂停答辩,待本组硕士生答辩全都结束之后,再由该答辩委员会对该硕士生追加时间进行考核。
6. 秘密会议和答辩委员会决议:在本组硕士生(包括追加时间考核的在内)答辩全都结束
后,答辩委员会举行秘密会议进行审议。如仍有不清楚之处,可请相应硕士生到会继续提问。每位答辩委员对各位硕士生的答辩不记名给出评分、不记名投票表决是否通过论文答辩、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全体成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为通过。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论文答辩通过毕业而未通过建议授予学位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半数以上通过,并做出决议,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7. 组内排序和末位复议:答辩委员会对决议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硕士生,
根据其答辩成绩进行排序。对于排序为末位10-20%的硕士生,由参加其答辩会的学位分委员会委员在此后审查其学位的学位分委员会定期会议上重点汇报答辩情况,由学位分委员会按照《清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作重点审查复议,并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提交重点审查复议的具体硕士生名单,由系(所)教学办公室会同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确定。 8. 关于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印有标准格式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决
议书,答辩委员会可以对其中的语句描述栏目用标准句型(另定)填写,重点评述硕士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新见解部分;其他部分可以不再详细评述(如选题意义、论文写作、答辩情况、知识掌握程度、从事工作能力等)。 9. 其他:(1)对于硕士生论文工作属于保密项目的学位论文答辩,将参考本建议另行制定
方案。(2)工程硕士的答辩仍然按照2005年5月规定的答辩要求进行。(3)答辩委员会可以根据答辩结果排名情况,酌情向学位分委员会推荐优秀硕士论文候选人。(4)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评选顺序为:研究生本人书面申请,导师书面推荐,答辩委员会推荐,学位分委员会评选并向研究生院推荐。研究生院组织评选并决定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名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