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说春季保健小常识》,欢迎阅读!

说说春季保健小常识
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 621100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身体健康而言,最佳保健与防护时间也在春季,此时保健工作决定了一年的身体素质,需要引起重视。那么有哪些春季保健小常识呢? 一、春季养肝为首
中医有“天人相应”理论,认为在春季采用有效的养生方法,能够养肝,调节阴阳平衡,并且春季养肝重在进行饮食调节,饮食需清淡可口,避免生冷、油腻、粘硬食物,另外,由于春季会加快新陈代谢,所以建议选用富含营养成分的食物,例如绿豆芽、豆豉、小麦、瘦肉、蛋类、黑芝麻、蜂蜜、黄豆芽、豆腐、大麦、大枣、鱼类、花生、柑桔等,同时可以配合食用春笋、油菜、芹菜、马兰菜、香椿头、春韭、菠菜、荠菜、枸杞头等新鲜蔬菜,以便补充维生素,散发冬季聚积的内热。不过若是易过敏体质,或是容易患皮肤病、荨麻疹等的人,则需禁食羊肉、猪头、海腥鱼、蟹、狗肉、鸡头、虾之类的刺激性食物。 二、保持心情舒畅
春季养生还需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春季肝火盛,若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发火,从西医来讲也即是胆红素过高,可早晚按揉太冲穴舒郁结、平肝气,此外,还有下列保持心情舒畅的方法可供参考:第一,保持一种爱好,诸如看书、种花、集邮、划船等爱好,均能使人感到愉快、充实;第二,勇于尝试新事物,不要使生活陷入“老一套”,否则会时刻感到不愉快,需要尝试参加新活动,扩展生活领域,创造生活乐趣;第三,争取多做事,减少对别人的依赖,不要对他人有较高期望,否则容易失望,自己能做的是自己努力做好;第四,多交益友,与朋友相聚时交流信息、增长见识,树立生活信心;第五,切勿钻牛角尖,不能认准死理,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看待问题,寻找多元化问题解决方法,摆脱僵化所造成的苦闷;第六,学会宽容大度,放宽责备尺度,维持融洽人际关系;第七,乐于承认自身缺陷与失败,勇于克服任何不幸;第八,合理确定期望值,不然可能是自寻烦恼;第九,坚守信念,战胜失败与挫折,能屈能伸。 三、起居遵循规律
在春季来临时,阳气渐趋于表,可增加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量,加大身体器官负荷,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催眠与镇静作用,所以常常会感到肢体困倦,此时切勿贪图睡懒觉,这种做法并不利于阳气升发,而需积极适应气候转变,通过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在树林、林荫小道中散步,提升免疫力。
四、学会养足精神
精神活动也必须尽快适应春季气候变化,不然不良情绪容易使肝气郁滞不畅,发生神经内分泌紊乱,降低免疫功能,引起肝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病、心脑血管病等,所以春季养生极为重要,一定要学会养足精神,保持开朗、乐观心态,促使肝气顺达,进而防病保健,使身体充满生机。 五、注重日常锻炼
春季万物复苏,尤其是绿色植物会增多,此时积极锻炼,能够提升生理机能,改善健康状况,并有助于调节情绪,所以建议在春季时能够多进行散步、打球、钓鱼、慢跑、做操、踏青、放风筝、赏花等户外活动,使身体吐故纳新,舒展筋骨,为一年的身体健康奠定扎实的基础。而事实也证明,春季积极锻炼的人其思想更为敏捷,且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办事效率高,不易疲劳。 六、注意防寒保暖
在春季来临时,各种病毒、细菌也会随之繁殖,所以比较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肺炎、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因此,必须进行“春捂”,换上春装的基础上,做好保暖措施,保护下列部位:第一,头部。老人常说头部不能受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头是诸阳之会”,各种经脉大多汇聚在头部,若是不能有效保护头部,可散失体内阳气,所以建议出门时戴一顶帽子,但是选帽子也要慎重,尽量选择毛线编织帽、棉帽、针织帽、绒帽等,以便更好的保护头部;第二,颈部。颈部连接躯干与头颅,所以可谓是人体“要塞”,当颈部
受凉时,可收缩局部血管,降低血流速度,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眩晕等不适,所以出门时佩戴围巾,可预防感冒、抵御风寒入侵,但是切勿用围巾将嘴巴、脖子一起捂着,否则可因围巾吸附病菌、灰尘,而吸入体内,发生疾病;第三,脚部。双脚支撑着身体“大厦”,由于远离心脏,可影响血液循环,加之脚部皮下脂肪层薄,无良好保暖性能,极易发冷,所以春季时需要注意鞋袜干燥、温暖,当静坐一段时间后,需要起身走动,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并且可以在睡眠用热水泡脚,之后用手掌按摩,也能养生保健;第四,膝盖。膝关节脂肪不多,当受到寒冷刺激后,可减少周围供血,降低调节与保护功能,发生膝关节疼痛,所以春季女性应尽量勿穿七分裤、短裙等,且在外出锻炼、骑车时佩戴护膝,以保护膝盖;第五,鼻部。守好鼻部这道“门”,对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意义重大,建议早晨与睡前以拇指按摩鼻侧,促进气血流通,提升鼻部耐寒能力;第六,耳部。虽然耳朵较小,但是全部需要接触空气,容易散发热量,所以必须注意防寒保暖,例如在出门时可以戴上耳包,或时可以用宽大围巾、帽子遮住耳朵等;第七,腰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腰为肾之府”,当遭到冷风侵袭后,容易刺激神经,发生腰部疼痛,所以除却及时增添衣物,夜间睡觉时也需盖好被子,天气骤变时还需用护腰保暖;第八,背部。一般做好背部保暖,可以预防感冒,避免旧病复发,所以春季应加马甲、背心等,并且可每日晒太阳,接触阳光。此外,多喝开水,也能补充体液,加速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胰腺、消化腺分泌,及时排除身体废物,减轻对身体的损害。
七、注意预防疾病
春季是病菌活跃期,所以做好疾病防控也有助于养生保健,具体而言:第一,防控过敏性疾病。当气候逐渐温暖后,易于微生物繁殖,并且灰尘、羽毛、花粉、杨柳絮等也会成为致敏源,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咽炎、哮喘、春季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所以春季过敏体质者需要尽量避免去花开草盛、林木茂盛之地,且若是有过敏症状,也不要与感冒混淆,需要及时就诊,避免自服药物而耽误病情;第二,防控沙尘性呼吸道感染。近年来,由于生态恶化,所以春季频发沙暴天气,而沙暴长时间漂浮,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沙眼等疾病,需要在户外作业时佩戴口罩、防护眼镜,并扎紧领口、袖口,当返回室内后及时洗漱,避免沙尘性呼吸道感染。此外,消化道溃疡病、心血管疾病、结核病、风湿病等也容易在春季发作,需要积极防控。
综上所述,春季万物复苏、天气回暖,正是一年养生“好时光”,需要加强对身体的保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G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