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技术起源的三种说法》,欢迎阅读!

1.1.1教育技术起源的三种说法
教育技术这个术语要确定它最早何时出现,究竟是谁第一个使用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说法。
目前对教育技术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1.教育技术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它的产生应当推向很久远的古代。
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它的产生应当推向很久远的古代。例如,美国教育技术史学家塞特勒(P.Sattler)认为,当一种知识开始被系统地应用到教学中去的时候,教育技术作为一个过程,就从早期的技术传统中浮现出来了。尽管这个术语的起源不太确切,但还是可以把它追溯到部落牧师对知识主体进行系统分类的远古时代,以及通过书写象形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并传播信息的早期文化。他认为可以把技术的哲学基础追溯到古希腊智者们(Sophists)的学术思想。根据智者们在教学中的作法,以及根据他们把"技术"理解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可以把他们称为教育技术的鼻祖。所以国内很多学者在阐述教育技术的发展史时,把语言技术、直观技术作为早期的两个发展阶段包含在内。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两者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
2. 国外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把教育技术列为新的领域。
在美国教育技术界,不少学者倾向于把教育技术列为新的领域。他们认为,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它的形成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影响的结果。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发端。
3.把美国教育领域内视觉运动的兴起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 按照这种观点,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如下图:
内容扩展 内容扩展
1.1.2教育技术发展历程总概
教育技术作为新兴的领域,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教学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开始。
但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形成并发展为一个专门的教育实践领域则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事。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72年10月发表了〈教育技术的领域:定义的表述〉,该文总结了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关方法,主要是:
(1) 视听教学
扩展此运动带来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 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
(2) 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习理论(主要为斯金纳的强化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
(3) 系统化教学
系统化教学的发展,推动了系统科学的整体论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对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这三种教学实践大体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先后各自独立地发展,到了五六十年代逐渐相互影响和借鉴。
所以,要认识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考察当时的这三种教学方法的实践的发展概况,并从这三种教学实践的整合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学术思想和实践模式的形成。
扩展此运动带来的影响 扩展此运动带来的影响
1.5 教育技术的形成是三种概念的整合
通过上面对三个不同的教学改革实践的描述可以看到,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三种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各自发展的。50年代以后三种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开始相互影响和渗透,并出现了逐步整合的趋势。
但在50年代后期,传播理论影响到视听教学领域时,从传播模型中已明确提示了教学过程中影响传播效果的众多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的制约,而在以后的程序教学运动中才真正认识到对教学过程作系统分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影响和决定学习效果的变量是如此复杂,只有系统方法才可能对教学过程作整体论的分析,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在60年代后期,视听传播领域由于受到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的影响,视听传播理论已逐渐和程序教学思想和开发方法及系统的设计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20世纪70年代初,教育技术被定义为这三种概念整合而成的一个总的促进学习的方法。实际上这个整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的三种模式的继续发展,以及向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领域的扩展。
80年代末,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媒体的开发及新的传播手段的开发与应用,使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s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