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老师教育随笔《“变变乐”》

2023-02-09 07:4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老师教育随笔《“变变乐”》》,欢迎阅读!
大班,幼儿园,随笔,老师,教育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育随笔“变变乐”

变变乐 是以想象为主的创意美术活动,该活动主要借助一张特别设计可合拢、展开的折叠卡来进行。这张折叠卡通过四次对折,如同两扇小门, 上已画有简单图像(如小蛇)拉开 后里面为空白, 上的图案(蛇头和蛇尾)也自然被截开,这样中间的空白处就给了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幼儿可以通过在空白处添画将其变为新的事物。在我园,这个活动已经有较成熟的方案,而我从研读活动方案到实施活动,经历了不断站在幼儿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否有必要进行集体教学3_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研读这个活动方案时,我首先思考这个活动内容是否有必要进行集体教学。于是,我先进行了操作体验,发现让大班幼儿仅在个别化学习中借助原有图形进行想象,并用连接的方法表现新图像,有一定难度。后来我又向活动方案的提供者沈老师请教。沈老师和我分享了她自己探究的历程:之前她尝试过将操作材料投放到个别化学习区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多数幼儿以完成,原因是幼儿没有掌握方法。看来,这一内容有必要开展集体教学活动。

●如何引导幼儿打开思路在前期操作体验时,我认识到如果原形过于具象,就会阻碍幼儿的想象。那么如何启发幼儿想象,打开幼儿的思路呢?首先对原形作了调整,以简单图案为主,去掉细节部分,以帮助幼儿借形想象。同时,我在教研组活动中提出了上述问题。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我分享了他们的策略,比如,教师可通过有效追问进行启发,或让幼儿互相启


发,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启发幼儿思考。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渐渐有所领悟,活动中,当幼儿思路被局限时,我便通过有效追问或让幼儿互相学习来帮助幼儿打开思路。比如,我问幼儿 没有身体的小蛇可以变成什么? 儿沉默了片刻,说 像一条折断的蛇 像毛毛虫 像蚯蚓 像小芽芽 等,看来幼儿仍然脱不开小蛇的原形。于是,我首先肯定幼儿的想法,接着追问: 园里有小芽芽,还有什么? 幼儿马上说道: 还有乌龟! 幼儿的思路逐渐打开了。我及时鼓励他们: 接着想,还能变什么? 我还有意识地将折叠卡转个方向,如将原本是水平方向的 小蛇 转一转后变为垂直方向的 小蛇 以启发幼儿换个角度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幼儿情表达,大胆想象,理解 的方法。

●如何解决教师 的痕迹过重的问题在第一次组织活动时,我发现不幼儿参与的兴致不高。教研组的教师与我一同分析原因,认为活动中教 得过多,游戏规则、玩法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幼儿,没有给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研讨中,有的教师认为美术活动中不教是不可能的,有的教师认为教师的教可能会限制幼儿想象的空间,剥夺幼儿自主表达表现的机会。我的体会是,美术活动中必然有需要教的内容,关键是怎么教。若教师急于向前进一步(急于教)幼儿可能就会往后退一步(不愿思考或懒得思)。在这里,教师所扮演的应是一名 隐形 推动者的角色。

比如,在原方案中教师直接告诉幼儿游戏规则:一要 得和别人不一样,二要把 出来的东西画在折叠卡里面。对此我作了调整,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自己制定规则: 你们认为自己的宝贝跟别人一模一样的好,还是把宝贝变得独一无二的好?今天我们玩 变变乐 游戏,你们觉得是把想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s5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