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生物检测市场规模为49.7亿元,传染病突发推动微生物检测成为行业风口》,欢迎阅读!
微生物检测市场规模为49.7亿元,传染病突
发推动微生物检测成为行业风口
微生物检测能够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或者代谢物进行检测分析,是IVD的细分领域之一。微生物检测主要是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或病原体的代谢物进行分析和检测,包括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等,目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依据,从而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能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我国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微生物检测始于1884年,如革兰、Koch等发明的染色方法,此时的检测方法较为繁琐,效率较低。到1960年开始,自动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开始盛行,人们开始进行细菌鉴定、细菌药敏试验等,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均有大幅度提高。到了19世纪80年代开始,质谱、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兴起大大的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效率,成为了我国微生物检测新的发展方向。 微生物检测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抗原、抗体、诊断酶、精细化学品、辅助类材料、仪器类材料等;下游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医院、独立实验室、体检中心、防疫站、血站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可以查出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并根据检验的结果给患者应用敏感药物,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此外,根据患者的致病病原微生物给患者应用的敏感药物还可以防止应用广谱抗生素最终导致患者的体内耐药菌的产生,导致患者的病情迁延反复、经久不愈,加重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因此,临床微生物检测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效益与社会学效益。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死亡率与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针对病原体的治疗与疫苗接种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影响,但随着病原体耐药性的逐渐增强,我国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旧趋高。
2019年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244507例,死亡25285人,报告发病率为733.57/10万,报告死亡率为1.81/10万。
2019年,全球范围内微生物检测占IVD行业份额超过20%,在众多细分领域中仅次于POCT,临床对于微生物检测的需求日趋增长。《2020-2026年中国微生物检测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微生物检测市场规模约49.7亿元,占比IVD行业比重约6.98%,相比全球20%的比重国内微生物检测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微生物检测的精确性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中通过对病例标本、检测仪器、检测试剂、检测程序的控制,可以增加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此外在临床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中,提高对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微生物检测质量的提高。目前临床微生物检测发现的问题包括标本、仪器、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及时采取有效而可行性措施,可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奠定病原学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n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