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对教育学的认识》,欢迎阅读!
对 教 育 学 的 认 识
12英语2班15刘丽娜
百年传承,教育为本.自古以来,尊师重教都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传承 中华文化接收更广阔知识的一项根本要求. 但现今中国的教育,有教但缺育,而 且疏忽了学生自身的独立自主学习,教育问题俨然成为人们关心热议的话题,成 为“教育强国〞 口号中最为重要的一局部. 我们把“教育〞二字挂在嘴边,似乎 我们很重视教育,但是现今的教育现状,无人称赞, 中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从行 政到教育系统,从高等教育到幼儿教育全部都成为人们所批判的对象.确实,中
国的教育,倾向于“现实的教育〞,它本身就处在一个经验的相对低级的状态.
就我个人看法,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中国本身缺少思想的结果.或者说缺乏哲学 的东西的指引,而仅仅停留在一种外表的“行动〞中.而这种指引,需要社会的 关注,需要教师自身水平的提升,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努力.
对于我们师范生,我们能做的,便是提升自己的水平.教育学是我们必修的课程, 这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和学习教育学以便于我 们更好地效劳于社会,奉献于学生.书上说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在搞清教育学的概念时,要划清两种局限:
第一,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所以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教 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作为一种正确的教学方 针政策,虽然需要反映教育规律,但它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教育规律 和教育方针、政策是绝对不能等同的,不能相互取代的.如果把教育的方针、
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最终导致按主 观意志办教育的歧路.第二,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教育学所探讨 的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系统的理论熟悉,即教育知识领域 的概念原理的体系.教育实践经验汇编也还只是片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 经验的聚集,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我们要做的是从中获得思考并去开展完善. 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 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上课有好坏优劣之 分.一个卓越而成功的教师正是借助教育学的理论睿智,敏锐地观察课堂上学 生心理活动的脉搏,恰当地利用科学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学 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把教学过 程组织得生动活泼,水乳交融,富有成效.况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有 教的规律,“学〞有学的规律,各门学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点与规律,要形成 高水平的教学“双边活动〞,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综合、协调,使其发挥整体 效应.有的教师上课,不能使学生心领神会,学生愁眉苦脸,摇头叹息,既窒 息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又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开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 果,关键就在于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师是否善于科学而巧妙地将教学规 律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根据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目的尽管是要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但是并 不止于教育知识的增长.从古今中外教育学者们以及一切从事教育研究的思想 家们的研究来看,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实践.所以,对教育 进行科学研究,既是教育实践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最终需要回到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并非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做〞,它包含着实践者的理性思考.在这个 过程中,教育学就扮演着一种“中介〞或“桥梁〞的作用.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充分熟悉到学习教育学的必要性,克服 轻视教育理论的错误思想,提升熟悉,端正态度,扛起社会责任,努力学好这门 课,使自己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独立坚强并对社会国家有奉献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Z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