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

2023-11-14 18:3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欢迎阅读!
翻译,中西方,高潮,回顾,认识


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

【摘要】作者认为,我们在讨论翻译的各种价值时,不该忽视它在历史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意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并且树立正确的翻译历史价值观。而本文主要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和西方五大翻译发展阶段来论述了翻译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翻译 历史价值

尤金·奈达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笔者认为,翻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社会活动。它是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活动。季羡林先生在谈到翻译作用时,曾进行过如下阐述:英国的汤因比说没有任何文明史能永存的。我本人把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季羡林,许钧,1998210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并肯定翻译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翻译价值观。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翻译的历史价值观进行探讨。



一、中国的四次翻译高潮

研究翻译的历史价值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四次翻译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到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赋税徭役加重,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这时佛教所宣扬的普渡众生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即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想利用佛教麻醉、迷惑老百姓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也满足了老百姓想借助宗教到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谭载喜,2000)因此佛经的翻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掀起了中国翻译的首次高潮。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时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翻译科技著作成为当时一大热潮。而翻译的科技作品使得一批文人志士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开阔了视野,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从而不断推进了科技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的发展。但当时的科技翻译高潮好景不长。这是因为中国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的惨败。这又促使中国人看到了,封闭自守是没有希望的,只有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才是唯一的出路。这就为第三次翻译高潮做了铺垫。



第三次翻译高潮是鸦片战争至五四后的西学翻译。同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文化的输入,这次西学的翻译不仅促使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并且使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变革。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第四次翻译高潮是改革开放至今全方位的翻译。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




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这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它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二、西方翻译的五大阶段

谭载喜先生在其《西方翻译史浅谈》一文中将西方翻译史分为五大发展阶段。首先是开端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强盛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后于希腊而发展的罗马逐渐强大起来。因此,希腊文化对罗马自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文化上仍然落后的罗马,为了赶超希腊,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将希腊文学作品统统翻译成拉丁文。对于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的翻译,成为了整个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因而这次翻译的历史性在于它不仅为传承和发扬古希腊文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罗马文学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个重要的翻译高潮发生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即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之间。这个翻译高潮是宗教性质的。这次宗教翻译的内容正是当时受到教会推崇的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当时教会势力非常强大,为了满足传教和受教的需要,必须将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翻译成当时在罗马使用的拉丁语。这样一来又巩固了教会的地位。



中世纪中期,西方翻译家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教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历史性主要体现在当时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大量推崇阿拉伯学术,使托莱多成为当时欧洲的学术中心,从而明扬千里。



西方翻译史上的第四次高潮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所谓的复兴主要是指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艺术这一场思想文化大革命,给西方翻译带来了黄金时期。其中《圣经钦定本》的翻译和出版是英国乃至西方翻译史上的一大创举。(许钧,穆雷 200972 这使我们可以看到了翻译在促进民族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所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构成西方翻译第五大高潮的,是二十世纪中叶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这次西方翻译较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不再局限与文学宗教等领域,而是拓宽到科技军事经济应用领域中来。翻译促进了欧洲各国之间的各种交流,不断的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翻译的历史价值

季羡林在《中国翻译词典》的序言中说:只要语言文字不同,不管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华民族包括很多民族)内,还是在众多的国家或民族间,翻译都是必要的。



从以上中国四次翻译高潮和西方翻译五大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翻译与人类文明发展、文化传播、经济发展都息息相关。因为翻译有其历史局限性,这使




得我们的历史在某一个时期,达到某一次翻译高潮后会逐渐减退。我们发现翻译的局限性引发的是一个波浪状不断循环、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翻译活动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其潜力也不断扩大。



四、总结

在上文中,我们从回顾中国四次翻译高潮和西方翻译五大阶段来认识了翻译历史价值,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历史价值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我们可以从翻译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评价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可以根据翻译历史价值的局限性不断的发展壮大翻译这项活动,使其更加饱满。



参考文献:

[1]季羡林,许钧.翻译之为用大矣哉[J].译林,19984.

[2]季羡林.中国翻译词典序[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7.

[3]谭载喜.西方翻译史浅谈[J].中国翻译,19857.

[4]谭载喜.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J].中国翻译,20002

[5]许钧.翻译价值简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6]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M].译林,2009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V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