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教笔试: 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介入

2023-02-22 16: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事业单位招教笔试: 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欢迎阅读!
笔试,介入,事业单位,幼儿,教师


教研文章

事业单位招教笔试案例分析: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介入

华图教育 王婵

游戏中,教师对游戏的介入和指导至关重要,也是历年来幼教考试材料分析题常考的考点,今天就教师在游戏中的介入给大家简单介绍。 一、游戏中教师的观察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以观察为依据,并且观察的重点应在幼儿身上。只有通过观察,了解儿童对当前活动的兴趣,已有的经验或问题,方能准确地作出是否介人以及如何指导的判断。

观察内容包括: 1.主题是否健康; 2.环境状况; 3.游戏行为; 4.游戏内容; 5.游戏材料; 6.游戏需要。 二、介入的角色定位

根据教师对游戏介入程度的高低,可将教师的角色分为以下两类共6种。在实践中,师应根据对儿童游戏性质及正在游戏的儿童的特征的仔细观察,不断变换所扮演的角色,游戏的发展。 1.非支持性角色 1)不参与者

幼儿园里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游戏时,一些教师会利用这段时间忙其他的事。在没有成人参与的情况下,儿童游戏往往类型单一,社会性水平不高,情节简单,且常常十分吵闹。

2)导演者

如果教师以导演角色介入游戏中,告诉儿童在游戏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完全控制了儿童游戏,就很可能破坏儿童游戏,变成“游戏儿童”而不是“儿童游戏 2.支持性角色

1






1)旁观者

教研文章

教师在一旁观察儿童游戏并用语言或非语言信号(如点头、微笑)来表示对幼儿游戏的关注,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和赞同。 2)舞台管理

教师不参与游戏但积极地帮助儿童为游戏作准备,并随时为正在进行的游戏提供帮助,如回应儿童关于材料的要求,协助儿童布置环境,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延伸儿童的游戏等。 3)共同游戏

成人作为孩子们的平等游戏伙伴积极参与儿童游戏中,通常扮演小角色,并通过一些策略进行暗示,间接对游戏产生影响。这时成人一般遵循游戏的原有进程,让儿童主宰游戏 4游戏带头人

通常在儿童很难自己开展游戏或正在进行的游戏难以拓展下去的时候,成人积极地参与儿童游戏通过提议新的游戏主题、介绍新的道具或情节元素以扩展已有主题等方式,对儿游戏施加更多的影响。 、介入的时机

成人对游戏干预时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儿童客观的需要,即看儿童的游戏行为是否自然顺畅,是否需要帮助。二是成人的主观心态和状况,即成人希望幼儿游戏中表现出的水平、态度和情绪体验,也包括成人是否具备投入儿童游戏的热情和精力。在介入之前,成人一定要仔细观察,选择适宜的时机再介入。 1.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幼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游戏如何去游戏时,教师的介入是引导幼儿开始游戏的关键。

2.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教师可用游戏口吻自然地制止幼儿的干扰行为,并提出活动建议。

3.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

这时教师的介入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内容,提高游戏技能,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趣。

4.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作为游戏同伴介入游戏给予儿童示范,或者让幼儿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拓展游戏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N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