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2022-08-15 10: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欢迎阅读!
心理问题,智力,障碍,因素,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不良适应行为。美国智力障碍协会适应性为量表的第二部分主要罗列了智力障碍儿童的不良适应行为的类型,包括攻击性行为、社会性、社会性、反抗、背信、退缩、刻板、应对失态、口语反常、怪异习癖、自伤、活动过度、性异常、心理困扰、滥用药物,这些不良适应性为虽然都能在智力障碍儿童身上找到,并不是每类行为都有相同的发生率,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1]陈荣华指出,智力障碍儿童不良适应行为类型有以下4种:自伤行为、刻板行为、攻击行为、过度活动。[2]自伤行为主要指个体的举动足以伤害自己躯体,对自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比如让自己流血、头撞墙等。刻板行为是指反复的,没有变化的,发生频率相当高的,而且不具有任何适应功能的反应。刻板行为对于别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对于儿童自身来说却很重要,每天表现得刻板行为很多。攻击性为是个体面临压力、挫折和痛苦事件,或处于不愉快事件类化的情景时,借助语言或肢体动作来攻击他人或者是破坏物品。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相比较对象是除了儿童自身以外的人或物。过度行为是指伴有注意障碍的多动行为,是指在正常儿童的正常行为频率之外的行为。

人格偏差。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发展与正常儿童存在同样的规律,但由于身心障碍的影响,往往在发展过程中又有所偏差。关于智障儿童的人格特征曾有不同的解释。勒温是较早研究智力障碍儿童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智力障碍不单是智商的缺陷,而是整个人格上的病态,智力障碍儿童人格特点是其僵硬性,主要表现为认知构造分化较低和心理素材的僵硬性较高。台湾学者何华国则认为智力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与正常人知识在程度上有所差别,在类型上并无区别。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人相比较,有更多的焦虑性,体验失败的机会比成功的机会多,自我评价偏于消极,较多使用原始的防卫机制,好胜动机低,更容易受到外在动机左右。根据国内外各种研究可以看出,智力障碍儿童人格特征的形成往往是个人不利因素与缺乏支持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失败的经验是形成人格偏差的关键。

人际与社会适应不良。智力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上常常存在特殊的问题,如害怕接触人群,不能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任何事受人摆布,常受到同伴的呵斥,没有团队意识,不关心周围事物,喜欢与较年幼儿童玩耍,常模仿别人或尾


随别人玩耍,不合时宜的表现,不能很好地与别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等。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不良也来自人际关系的不良。他们的社会意识很低。导致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关键是他们缺少对人际关系线索的感受,他们难以理解自己为什么会遭受别人的排斥,他们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中去。 影响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适应的心理因素

个体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智力障碍儿童特别是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常伴有生理或生化方面的缺陷。比如有些智力障碍儿童兴奋性过强,有的则兴奋性过弱,同时又都有兴奋、抑制转化困难,智力障碍儿童比较容易疲劳。当然这些生理特点不会直接造成心理问题,但是会造成儿童以某种方式去适应生理特点的行为基础。其次,智力障碍儿童情绪体验不深刻、控制情绪能力差,这也会造成其心理问题。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常常受到自己情绪的支配,不会遵守社会道德标准或行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难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实际需求协调自己的情绪。智力障碍儿童意志力薄弱,主动性不足,同时又冲动、脾气暴躁、固执、容易受到暗示,这些都会使智力障碍儿童产生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此外智力障碍儿童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善于运用自我防御机制,所以在遇到问题或挫折情境时往往会引发心理冲突。

环境方面的原因。环境方面的原因有:家庭教养不当、缺少良伴、在校的失败经历、主流社会的忽视。

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智力障碍儿童父母面对自己孩子现状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父母对孩子心有愧疚,什么都依着孩子,从来不骂孩子,就会养成溺爱孩子的习惯,孩子娇生惯养,恃宠而骄。有的父母急切盼望孩子好转,给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他们由刚开始的很有信心到后来的失望甚至绝望,进而放弃对孩子的教养,这些行为都会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产生危害。粗暴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另外这种教养方式极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反社会或是其他极其激烈行为。

2)缺少良好的伙伴。智力正常儿童不愿意与智力落后儿童相处,他们排斥智力落后儿童,从而导致智力落后儿童无法获得正常的交往机会,他们总是显得性格孤僻、心理孤独。另外,智力落后儿童又容易被不良团体所吸引。由于智力障碍儿童模仿别人这一鲜明特点,他们很容易模仿不良团体的缺点,因而缺少


良好的伙伴是智力落后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有一个原因。

3)在学校的失败经历。在学校里,智力落后儿童经常有体验失败和挫折的体验,这导致他们似乎总在期待失败,学校成了智力障碍儿童遭受失败与挫折的场所。学校里教师对待智力障碍儿童的态度以及同学之间的态度都会使得智力障碍儿童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一般来说,消极的情感体验多于积极的情感体验。

4)主流社会的忽视。这个社会的服务系统是为正常人设置的,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都是以正常人的标准来建立的,因此智力障碍儿童被隔离在主社会之外,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且主流社会的安置系统对智力障碍儿童造成诸多不方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HY.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