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指导意见

2023-05-04 12: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健康指导意见》,欢迎阅读!
健康指导,意见,心理
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主要内容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规定,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三、实施途径和方法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潍坊市教育2013工作要点中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各校要结合教教学实际合理安排,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间。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

2.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保障心理辅导室的办公场所及软硬件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向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要有危机干预意识,能够及时识别并


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3.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4.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5.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必要的工作使教师学会心理调适,有效地减轻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7.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配备。各校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6.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教研组,明确分管领导及责任部门和负责人,支持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入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申报和研究并将心理健教育工作入学校检查评估体系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D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