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性的视角比较中美政治制度

2023-01-27 17:3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民族性的视角比较中美政治制度》,欢迎阅读!
中美,民族性,视角,基于,政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民族性的视角比较中美政治制度

作者:呼连焦

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6

内容摘要:民族是组成现代国家的基础,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民族问题是当今各国政治的焦点问题。一个国家在治理和制度设计中,如何理解和处理民族问题,关系到一国内政局势的稳定和政治生活的发展。本文从中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民族特性角度出发,比较中美政治制度的异同,以求分析民族性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制度、民族性、中国、美国

民族问题在当今世界政治中是一个焦点问题,21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性的加剧,多民族建构已经成为国家存在的常态。中国大一统的传统政治观念和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决定了民族区域制度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最佳选择,而美国以多元主义为基础的文化同化政策,以及淡化民族身份的政治参与方式,使得美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不同于中国方式。 一、民族及民族性 )民族及民族性含义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关于民族的定义,大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为基准,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了共同的民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体。戴维﹒米勒认为:民族性有五个基本要素:由共享信念和相互承诺构成、在历史中绵延、在特征上积极的、与特定地域相联、通过其独特的公共文化与其他共同体区分。 (二)中外民族观念之比较

民族属于外来词汇。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类似于民族概念的表达形式比较多,如部族”“、族类民种等,晚一些出现的宗族世族皇族等概念,侧重于源自宗法社会的血缘关系。相对而言,西方现代性意义上的民族nation表现为在主观的意识形态建构上趋同的某个群体。在这个表达体系中, 民族主义的表现重心也由族类的区别而转的二元划分,强调同一群体的内聚意识和排他意识。 民族即是国民,属于同一集合概念,国家乃是由全体国民集合而成的主权独立的政治体。

二、中美政治制度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社会政治领域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一)美国政治制度概况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下的总统制。这种分权体制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来源不同,国会参议员来源于各州选民,众议院议员来源于各选区,总统来源于选举团。第二,独立性强。国会无权要求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国会,三个机关的成员不得相互兼职。第三,有依赖性。三个机关有所依赖,立法权属于国会,但须经总统签字才能生效。行政权属于总统,但总统得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监督下宣誓就职。总统领导政府,但政府高级官员须经国会参议院批准后才能任命。 (二)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概况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通过定期的选举行动产生能够代表自身权利和利益的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全国人民政协通过讨论,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政协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各种意见之间的协商。

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自主管理地方和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三、中国与美国:民族性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由于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中国与美国两国民族政治的有明显的区别

(一)民族概念界定上的差异。新中国成立以后,為了国家政治管理的需要,中国对国内的少数民族进行认定,并在公民的身份中得以体现。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美国在民族身份的认定中是去政治化的。在美国,民族身份是属于私人化的非政治领域,强调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认同感。在正式的政治领域中则仅仅强调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并且现实的政治认同都来源与这一大一统的民族

(二)政治目标设计上的差异。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的产物。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并提出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社会目标。而美国在政治目标的设计上则不体现出其民族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民族参政途径的差异。在中国,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其他各项特殊的民族政策,使得民族作为一个群体参与国家的各项政治生活,所法律条款中关于民族的政策,其指向对象不是公民个体,而是民族群体。

在美国,民族不能够作为一个群体参与政治生活,美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强调的是个体的身份,和民族背景无关。

参考文献:

[1]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1

[2]马戎.《民族社会———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7 [3]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49550

[4]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2 [5]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8F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