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绘本《会跳舞的罐宝宝》教案反思

2022-11-07 15:01: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绘本《会跳舞的罐宝宝》教案反思》,欢迎阅读!
小班,教案,反思,幼儿园,跳舞
幼儿园小班科学绘本《会跳舞的罐宝宝》教案反思

这是小班科学会跳舞的罐宝宝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 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 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老师.案网出处)爱。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将相同声音的响罐配对。 活动准备:

1. 装饰成各种卡通娃娃的空八宝粥罐子、盘装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等若干。

2. 按人数将幼儿分成 3 4 组。


3. 录音机、舞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直观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出示罐宝宝──介绍给幼儿的新朋友。

2. 出示并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探究。

1. 喂一喂──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子。 2. 跳一跳──引导幼儿上下左右摇一摇罐宝宝,让他们自由地跳起来。 3. 找一找──启发幼儿相互猜测罐宝宝吃的是什么,并将相同声音的罐宝宝配对成舞伴,在舞曲中快乐地舞蹈。(幼儿亦可共同跳舞)

三、结束部分:帮罐宝宝到户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的罐宝宝摆放到科学操作区,让幼儿自由摆弄、玩耍。 活动反思

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老师.教案网出处)在活动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他们特别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供机会,能力弱的孩子不会为此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幼儿的新观点新发现,我总是鼓励和尊重幼儿的观点,并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儿认为罐宝宝吃饱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幼儿听一听罐宝宝肚里的水声,拓展了幼儿的视野经验

这次活动的不足是:师幼互动少了一些,在活动中可以在游戏中穿插一些幼儿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效果会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1U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