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翻译赏析

2023-04-09 11: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诗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城子,苏轼,诗句,赏析,满面
【经典诗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

子》翻译赏析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译文]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出自] 苏轼 《江城子》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5)“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6)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8)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9)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10)顾:看。(11)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翻译: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译文】


十年生死相隔音讯渺茫,即便是强忍着不思念,你的形影也永远难忘。如今你静卧在千里外的孤坟里,我到哪里去诉说心中的凄凉。纵此相见了你也不会认出我,我现在是满脸尘土,两鬓如霜。

夜里我在梦中忽然返回家乡,在小屋的窗前,你正打扮梳妆。我们相对无言默默凝望,只有泪水簌簌流下千行。料想年年最让我伤心的地方,就在这明月之夜,长满小松林的坟冈。 【赏析】

本词为悼亡词名作,是苏轼怀念亡妻王弗所作。苏轼十九岁时,与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的王弗完婚。王氏贤良聪慧,终日陪伴苏轼读书,二人情深意切,十分恩爱。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王氏病逝;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虽时隔十年,他仍然对王弗一往情深,因夜中梦见亡妻,于是写下这首凄楚哀怨的悼亡词。本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被推崇为悼亡词中绝唱。

上片抒写对亡妻永远难忘的思念之情和爱妻去世后自己生活的凄凉、辛酸和伤痛。词以十年里双方生死隔绝开篇,直陈难忘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表达了内心无处诉说的苦闷之情。十年来,词人在仕途中颠沛波折,历经忧患,早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恐怕妻子认不出自己了,把对妻子的想念与现实中自己的遭遇联系起来,既道出了死者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的辛酸。

下片写梦会亡妻,妻临窗而作,对镜梳妆,再现当年闺房生活情景。这样幸福的生活场景,反衬出今日无处无人诉说的悲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刻画梦中悲伤相见的场面,此时酸甜苦辣涌上心头,却相对无言默默凝望,只有泪水簌簌流下千行,表现了深挚的夫妻情意。直到从梦中醒来,词人仍然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之中,清冷的明月之夜,长满小松林的坟冈,都是自己思念妻子而柔肠寸断的地方,表达出对亡妻永不能忘怀的浓郁情思。

全词感情凝重,词人将梦境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构思巧妙,笔法率直,格调高尚、凄清。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yJ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