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檀香刑》的艺术特色赏析

2023-04-28 07:4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莫言作品《檀香刑》的艺术特色赏析》,欢迎阅读!
莫言,檀香,赏析,特色,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莫言作品《檀香刑》的艺术特色赏析

作者:李雅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

要: 《檀香刑》是莫言斥五年时光与精力潜心打磨的长篇大作,一经问世便引发争议无数。有人认为可以称《檀香刑》为二十一世纪第一部最重要的中国小说;也有人认为它是对西方小说的失败模仿。或褒或贬的评论多达近百篇,数量甚至高于八、九十年代全部长篇小说的总和,由此《檀香刑》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莫言的《檀香刑》这部作品,然后以有别传统的结构布局、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和幻觉现实主义的描写三个层面赏析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莫言;檀香刑;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李雅男(1993-),女,籍贯:北京市房山区,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电子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01

《檀香刑》是莫言的代表作品之一,发表于2001年,以1900年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慈禧在八国联军攻陷下逃离京城等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用木锤将经香油煮过的宝剑形状的檀香木自犯人肛门部位穿插身体部位,在漫长的折磨中让犯人看到自己身体生蛆的残忍刑罚为贯穿,一段兵荒马乱、九曲回肠的故事。莫言以大胆而离奇的想象和正视血腥的气度,深刻控斥了旧时愚昧残暴的封建王朝。在全文的写作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具体赏析如下。 一、有别传统的结构布局

传统小说多以单一视角叙述,旨在平淡处讲故事而引人思。而莫言的《檀香刑》是传统小说的延续和革新。在小说的结构中,莫言尊崇了元代戏曲家乔梦符对乐府诗的概括:凤头、猪肚、豹尾,即故事的开始要和凤凰的头一般新奇、漂亮,故事的中间部分要像猪的肚子一样充实、饱满,故事的结尾要如豹的尾巴一般清晰、有力。莫言的《檀香刑》既是凤头、猪肚、豹尾写法的延续,同时也是此种写法的创新。创新一方面在于叙述角度的创新,另一面在于凤头、猪肚和豹尾故事又可以看作单独的整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细致的联系使《檀香刑》整体不失神秘。例如,故事开篇以主人公的口吻叙述到:那天早晨,俺公爹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简单的开始对下文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也极大的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之后,紧随而来的是作品的猪肚部分,如一个悠长而有序的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娓娓道来,在此部分篇幅极大且故事脉络清晰而完整,既像是一个单独的故事,又很好地解开了读者在凤头部分的疑问,很好的串联起来,可谓功底了得。而在豹尾部分又一次变换视角,在此部分只叙述客观事实,留空间给读者以判断、感受,又在单纯的叙述中给人一种对英雄事迹的震撼感。

二、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又名叙述聚焦,是观察或叙述故事的时候所采用的某一或某几种视角。在各种叙述视角的叙述下,相同的故事可能会有不同的韵味,或有不同的意义。叙述视角大致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与外视角三种,又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和变换人称或视角叙述四种状态。所谓全知视角指叙述者了解所有的故事的发展和来龙去脉,在此种视角下叙述者所了解的要比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了解的更为全面。与全知视角相对的是外视角,外视角的叙述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期间不掺杂任何主观臆断和情感表达。内视角即以故事中人物的视角来叙述,在此种视角中,叙述者所了解的故事与主角所了解的基本上是一致的。三种叙述视角各有优势,而在莫言的《檀香刑》中,将三种叙述视角合理而近乎完美的结合,可谓集叙述艺术之大成。例如,在小说的凤头部分莫言以内视角的叙述视角,让故事中的主人公出来向读者讲述故事,其中每位主人公所知道的是有限的,有限的内容恰恰吸引了读者读下去的意愿,给读者一种虚实之间的审美。在小说的猪肚部分,莫言又将叙述视角转换为全知视角,以最直接的方式向读者交代了故事的前后因果关系、发生的环境背景与人物背景等事实。外视角在莫言的《檀香刑》中似乎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贯穿于全知视角与内视角之间,无形中增添了文章的饱满度和趣味性。 三、幻觉现实主义的描写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将莫言推到了举世瞩目的位置,而诺贝尔委员会给予莫言的颁奖词为“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他将幻觉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及当代很好地结合),由此可知,莫言的作品中最受肯定的部分之一即他的作品中的幻觉现实主义。幻觉现实主义是兴起于拉丁美洲的文学流派,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为其原则,代表作品如《百年孤独》。在莫言的《檀香刑》中,有诸多运用此种写作手法的描写,打破了传统写作手法的局限,使故事更为波澜动荡、饱满恢,且更具悬念。例如,第17章中描写赵小甲与他爹赵甲熬檀木楔子时,以小甲的视角叙述的时候,所描写的为小甲幻想出的动物世界,即为幻觉现实主义的描写。全文还有多处此类描写,在此不一一赘述。 结束语:

《檀香刑》 以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和推陈出新且逻辑清晰的结构和幻觉现实主义的合理运用将刑场百态跃然纸上,以无尽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和极致的笔墨给读者以深深的震撼。《檀香刑》中不乏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对真实的劳苦人民的百态民生的书写,同时又有与之相得益彰的源自西方的幻觉现实主义的运用,使整部作品更添饱满的质感。作品一经问世虽备受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议,但已入围、问鼎包括鼎钧文学矛盾文学等多项大奖,2012年作为第一位获选诺贝尔文学的中国作家,可见莫言的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赵云洁.莫言长篇小说《檀香刑》的艺术特色研究 [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304

[2] 刘效壮.论《檀香刑》的两极性 [J] 名作欣赏 . 2013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bp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