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重要药材滇重楼

2022-12-27 18:5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云南重要药材滇重楼》,欢迎阅读!
云南,药材,重要
云南重要药材滇重楼

摘要】 重楼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之功效,是云南白药等散剂和擦剂的重要配伍。滇重楼品质最好。 【关键词】云南 重要药材 滇重楼 一、来源

百合科(1)重楼P.polyphylla Smith.为部分地区习用种。(2)滇重楼(重楼一枝箭、独角莲、阔瓣重楼)P.polyphylla Sim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为《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种。(3)华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重楼金钱、紫河车百)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以干燥根茎入药,中药材统称重楼。 二、形态

华重楼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地下有肥厚的横生根状茎。茎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叶通常58枚轮生茎顶,长711cm,宽2.55cm,为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花梗以茎顶抽出,顶端着生一花,两性,花被2轮,外轮被片46,绿色,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内轮花被与外轮花被同数,长为外轮花被的1/3或近等长,黄绿色,常在中部以上变宽,宽11.5mm;雄蕊810,花药长1.22cm,花丝很短,仅为花药的1/31/4,药隔突出于花药之上;子房近球形,具棱,花柱短。蒴果球形。花期47月,果期810月。 以上3种形态检索

1.花药短,为0.50.8cm;药隔突出部分也较短,为0.51mm3)重楼 2.花药长,为11.5cm;药隔突出部分也较长,为12mm

3.58枚轮生,通常7枚;内轮花被片狭条形,中部以上宽约11.5mm常生于海拔2000m以下(1)华重楼

4.叶通常810枚轮生;内轮花被片条形,中部以上宽达36mm;常生于海拔2000m以上(2)滇重楼 三、资源

华重楼:福建、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贵州、云南;滇重楼:云南、四川、广西、贵州,为我国特有种;重楼:西藏、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台湾。多生于海拔6003600m的林下阴湿处或沟谷边及草丛中。 四、药材性状

滇重楼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cm,直径1.04.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生层状凸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根痕。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胶质。无臭,味微苦、麻。 五、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六、化学成分

滇重楼根茎主要含重楼甙、重楼甙、薯蓣皂甙、薯蓣次甙A、偏诺皂(即重楼皂甙)、偏诺皂甙及蜕皮甾酮和蔗糖等。华重楼根茎总皂甙含量约10%、薯茅蓣皂甙元(diosgenin2.5%,此外尚含多种氨基酸及甾酮。重楼从尼泊尔样品中分得多种薯蓣皂甙元和偏诺皂甙元的配糖体。从台湾产的样


品中分得7个化合物,分别为PF-1.PF-7为重楼皂甙,重楼皂甙;薯蓣皂甙,C22甲氧基原薯蓣皂甙和C22羟基原薯蓣皂甙;原薯蓣皂甙PF-6PF-7P338β—16具有抗细胞病毒作用。茎和叶含软脂酸甲酯、硬脂酸甲酯、豆甾醇、胡萝卜甙、豆甾醇—β—葡萄吡喃糖甙,以及后二个甙的乙酰化合物及蜕皮甾酮。

七、药理作用

重楼商品对亚州甲型流感病毒、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重楼甙可使小鼠的自由活动减少;与戊巴比妥钠有显著协同作用,并有镇痛作用。煎剂对小鼠实验性咳嗽有明显镇咳作用;对豚鼠实验性喘息有明显平喘作用。所含皂甙对离体兔耳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收缩作用。皂甙部分有抗癌、镇静及镇痛作用。甲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抗L929细胞作用;浓度10-4g/ml时,抑制率在95%以上。 八、性味归经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口;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 九、临床应用

1.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及咽喉肿痛,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金银花 黄连 重楼 2.治毒蛇咬伤

本品煎剂或研末以醋调敷患部。 3.咽喉肿痛

山豆根 重楼 射干 银花

4.用于小儿惊风及热病神昏抽搐。 钩藤 虫退 重楼

5.外伤出血,瘀肿疼痛 重楼研末外敷

十、古代文献记载

《神龙本草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本草纲目》去疟疾害热又谚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疮如遇著,一似手拈拿

十一、开发利用

滇重楼是云南重要的中药品种之一,是重楼中品质量最好的。生产区在昆明、楚雄、大理、丽江、玉溪、曲靖等地;是云南白药的主要配伍之一,野生资源逐渐减少,迫切需要大量地进行引种栽培。此类资源以蚤休之名开发入药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后历代本草以不同名称均有收载。其性微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止咳平喘、熄风定惊等功效;用于疮疡肿毒、毒蛇咬伤、乳腺炎、扁桃腺炎、腮腺为、小儿惊风抽搐等。

[1]罗天诰《森林药物资源学》. [2]朱兆云《云南重要天然药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Ti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