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欲解放论及其意义》,欢迎阅读!

爱欲解放论及其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通过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提出了“爱欲解放论”。这一理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马尔库塞指出人的本质就是爱欲,而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人的爱欲被压抑。他认为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而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他不仅指出了爱欲解放的必要性,还指出饿爱欲解放的关键所在以及实现爱欲解放、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具体途径。
标签: 马尔库塞 爱欲 解放 非压抑性文明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充满理想精神的社会批判领袖。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的理论出发, 引申出人的本质是爱欲, 并认为爱欲受到压抑是现代文明的本质特征。因而, 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 而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所以,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遮掩在物质文明背后的爱欲压抑等病态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把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质论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提出了爱欲解放论和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构想。
一、马尔库塞对爱欲压抑的分析以及爱欲解放的必要性
弗洛伊德对爱欲的定义是:“它是-使生命进入更大的统一体, 从而延长生命并使之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努力。”[1]但在马尔库塞看来,人的本质就是爱欲,是“使生命体进入更大的统一体,从而延长生命并使之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努力”。因此,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性欲本能”论出发,引出人的本质是爱欲,再引出人的本质是劳动。其意在“把人的本能欲望与需要看作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的内驱力, 从而赋予弗洛伊德的理论以鲜明的哲学意义。”[2]
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爱欲”和“性欲”两个词是没有做本质区分的。“性欲”时而是指因人的生殖器官的本能冲动以及对异性肉欲追求,时而又指人的肌体追求快乐的普遍属性。而马尔库塞却认为,虽然“爱欲”和“性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也存在显著区别, 它们是两个不极相同的概念,于生命个体的角度来看, “性欲”通常局限于生殖器官, 它是单纯的性行为的释放, 获得的也仅是局部器官的快感, 并且这种快感是受时间限制的, 是短暂易逝的。而爱欲指的是性欲在发生质变后变成整个生物体的冲动。而爱欲的本应是人随着本质的意愿享受全身心的愉悦。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本质——爱欲受到过度压抑,主要是劳动作为爱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却被异化了。因此,解除异化同时解放爱欲,实现人的本质的重新展现是当下必须完成的任务。
二、实现爱欲解放的可能性
马尔库塞认为实现爱欲的解放的基础就是实现劳动的解放。在人所有的爱欲活动中,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因为劳动更加体现了人追求快乐的本质。马
尔库塞指出,异化劳动是爱欲压抑的诱因,异化劳动本质上对人的潜能、对人工作时力比多构成的冲动是具有压抑性的。能满足爱欲的必须是非异化的工作, 是让人全身心得到愉悦的自由消遣,而并非只是人为了生存而被迫进行的异化工作,而非异化劳动也是人所追求的状态。既然有了追求,人就会为了实现追求而不断努力。马尔库塞认为, 人征服了劳动异化和爱欲压抑的结果就是多形态爱欲的恢复, 非异化劳动的本性就是為了满足爱欲。既然爱欲能得到满足,就有实现爱欲解放的可能性。
然而,马尔库塞认为统治制度也是造成人类的爱欲仍一直得不到满足的重要原因。在现代发达的工业社会里对爱欲的压抑不仅没有消除、减轻,甚至更加严重。原因在于操作原则为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自身利益而对爱欲加以“额外压抑”。既然基本压抑不复存在,而额外压抑又非文明本身固有,因此消除额外压抑、彻底解放爱欲,就不会颠覆文明本身,而只会推翻现行社会的统治秩序。这样一来, 非压抑的文明就有可能产生。[3]因此,只有推翻统治阶级的霸权统治就有可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建立一个爱欲的社会。
三、爱欲与文明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他提出爱欲与文明是永恒对立的观点,解放爱欲必然导致以颠覆文明为代价,发展文明就必须以压抑爱欲为前提。而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的观念进行了升华,马尔库塞认为, 弗洛伊德之所以把文明与爱欲对立起来,关键在于他没有“在本能的生物变迁与社会历史变迁之间作出恰当的区分”,却把“ 把现存的现实原则与一般的现实原则等同起来”。因此,马尔库塞引入“基本压抑”“额外压抑”“操作原则”这些新概念来对弗洛伊德的压抑性文明理论进行辩驳,马尔库塞把压抑分为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类,由于需要以劳动活动克服经济上的贫困并同时造就文化就必然对爱欲作一定程度的压制、压抑和延迟,这是一种基本的压抑。它是无法避免的, 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但现代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基本压抑不复存在,反而产生了一种额外压抑,额外压抑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产生, 受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支配, 它的存在只是为维护现存的统治制度的,额外压抑遵循的是操作原则, 操作原则是现实原则的现行历史形式。在操作原则下,人的身心都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因此,这是一种多余的、额外的压抑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不必要的。马尔库塞认为人类完全可以打破现存的统治秩序, 消除这种多余的压抑, 使爱欲得到充分解放, 从而建立一种“非压抑性文明”。[4]并且,解放爱欲,消除额外压抑,非但不会颠覆文明,反而有助于打破现存的统治秩序桎梏,建立一种爱欲解放的“非压抑性文明”。
结束语
马尔库塞在对现实进行的批判中,注意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奴役人的现象,使我们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是整体的、明显的、不可忽略的,他的批判是透彻的,他的理论是前瞻性的。马尔库塞对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社会所抱有的乐观态度,这对激励人们走出物质主义的泥沼具有深刻意义,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 ]. 黄勇,薛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2]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M ]. 北京: 三联书店,1980: 239
[3]李赴军. 马尔库塞及其爱欲解放论[ 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
[4]赵越胜.走向无压抑文明[J].国外理论动态,200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N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