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的价值取向

2023-04-15 08:3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的价值取向》,欢迎阅读!
功利性,取向,价值,大学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的价值取向

作者:汤鑫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1

[摘要]本文用全新的社会学理念通过对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现状的分析,得出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目前越来越严重的功利性阅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实施这些方案,使老师在指导大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健康的阅读取向,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从中真正的受益。

[关键词]功利性阅读 阅读兴趣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22401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 一、功利性阅读的危害

近几年来,随着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多,新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于是,一些在校的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有些人读书是为了获取一份更好的工作;有些人把读书当成获取财富的敲门砖,渴望在书中找到一个一夜之间就能开启财富、权势、地位之门的钥匙。大学生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砝码,试图考取更多的证书、认证、资格等等,而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本身就是带有目的性去读书的,占据了大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使得原本就不多的阅读时间更显得捉襟见肘。越来越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也在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的阅读倾向,迫使一些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功利性。并且这种现象的影响正在逐渐地扩大,如果功利性阅读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流,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正面的影响。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价值取向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从功利性阅读逐渐向非功利性阅读过渡

大学生阅读越来越趋向于感性化、浅层次的功利性阅读。这种类型的阅读占据了他们许多课外阅读时间。功利阅读的需要主要来自于精神需求和应对考试。精神需求是因为学习生活紧张,试图通过阅读来调节一下情绪,舒缓精神上的紧张,从中获取愉悦,或者说直接就是为了获取愉悦。另外一种类型就是为了应试,为了应对考试而读书的功利性更为明显一些。一定限度的功利性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功利性阅读绝对不应该成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从而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但是实际阅读过程中,经典作品的内容往往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很远,而且不易读懂,学生们读起来会觉得很乏味,读不进去。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他们从功利性阅读向非功利性阅读过渡,老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赏析精彩章节,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老师除了指导之外,还应尽量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三、指导学生转变功利性阅读取向

兴趣是各种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兴趣化阅读是绝大多数大学生阅读活动的主要取向。大学生们很少去主动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他们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花费在兴趣阅读上。而实际上,这种阅读是难以取得良好成效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的指导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引导作用。如果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规定了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阅读量、阅读书目等,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地完成阅读任务,并且定期组织学生们互相交流读后感,互相交流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经验。那么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会很大的。当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们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能过于迁就学生的兴趣,应该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意志的磨练,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同时还要精心选择一些经典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之间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在学生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风气、阅读习惯。

当然,好的阅读习惯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如果学生们能够坚持阅读,读一些好书,并且努力地去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并从互相的交流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会受益终生的。 四、总结

人之所以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就在于能不断地学习。除了自身实践外,我们主要通过阅读书本来获取知识。所以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就将决定阅读的效率。一个国家阅读的普及程度、阅读水平、读书形式将直接影响该国家的国民素质。大学生作为社会天之骄子,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取向、阅读质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一种形态。 【参考文献】

[1]吴向东.价值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3). [2]门洪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出版社,2010(1).

[3]()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纪念H•马尔库塞七十周年诞辰[A].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H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