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花倒水莲种植技术》,欢迎阅读!
![水莲,黄花,种植技术](/static/wddqxz/img/rand/big_30.jpg)
黄花倒水莲种植技术
七冲瑶山生态农业提供
黄花倒水莲(拉丁学名:Polygala fallax Hemsl)为远志科植物,别名:黄花参、观音串。主产于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有分布。生长于海拔300~1600m的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高1~3米,属灌木或小乔木;根粗壮,肉质,多分枝,表皮淡黄色;茎灰色,具浅灰色斑点;枝圆柱形,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9~14mm,叶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全缘,主脉在上表面凹陷。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两性,萼片5,早落,均具缘毛;花瓣3枚,纯黄色;雄蕊8枚,花药卵形;子房压扁,圆形,具缘毛,基部具环状花盘。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绿黄色。种子圆形,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近种脐端具一顶端突起的种阜。花期5~10月,果期8~12月。
黄花倒水莲性味甘、微苦,平,具有补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强筋骨,通筋络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产后、病后体弱、妇科疾病、腰肌劳损、急、慢性肝炎等的治疗,是广西民间少数民族常用药,民间广泛使用黄花倒水莲熬制滋补靓汤。(v:qxy042)
现代研究发现:黄花倒水莲含有皂苷、多糖、shan酮、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多种成分,(v:qxy042)主要有抗乙肝病毒、抗应激、抗过氧化脂质、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调脂、调节心肌功能、及活血、抗炎等作用。制药企业、提取企业、研究机构大量使用黄花倒水莲作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研发生产药品,如:用叶子加工成的黄花参养生茶、枝制药的舒脂苷片等已投入临床应用。
目前黄花倒水莲均依靠野生,民间不重视资源保护,野生资源蕴藏量逐年减少,货源零散。民间食用、成方制剂、企业制药用量成倍增长,而各大药市的上市量不足,使黄花倒水莲成为近年来市场的畅销品,全国各大药市价格不断上扬,现生叶子8元,阳枝7元,阴根40元/kg。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人工栽培尚未开展,市场即将出现空缺,价格将继续上扬。
经济效益分析:黄花倒水莲可采收全株,仅以种植三年每株最少可产药材1.0kg计算,亩产可达1800kg以上。(v:qxy042)产地收购价全株平均12/kg,亩产值可达21600元以上(不包括叶子收入)。每亩成本费用如下:土地租金150元,翻耕整地100元,石灰150公
斤40元,农家肥3000公斤450元,有机磷肥200公斤100元,杀虫、防病50元,种苗费3600元,施肥、种植、锄草、采收等人工费500元,其他费用100元,三年合计总投资5090元。纯收入达16510元/亩,经济效益显著。
种植技术:应选择山坡疏林下或勾谷阴湿处为宜,日照强烈,干旱的地方生长缓漫。(v:qxy042)土壤以土层浓厚,质地潮湿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按行株距50cm-cm50挖穴定植,种植定根后可以间种其他农作物。每年除草4次以上,夏冬各施肥1次,以有机肥为主不能施化肥。
采收:种植当年就可以采收叶子,第3年可以采收全株,可以自己加工卖也可以生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7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