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问题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问题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索南措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28期
摘 要: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的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成才,还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厌学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问题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各类高职学校都存在着学生厌学的情况,学生厌学的表现形式较多,比如学生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对学习没有心思;有的上课讲话,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几年下来,学生虚度光阴,知识和技能根本没学到多少,学无所得。同时,教师教无成就,打發时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之风弥漫校园。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使学生难以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研究并解决中职生厌学问题成为摆在各中专学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造成高职学生“问题学生”厌学的原因 1.1社会因素
当前,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拼爹年代等思想充斥社会,对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致使许多大学生心态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1.2家庭原因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从小养尊处优,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不上进,慢慢的也就不愿意学习,产生了厌学情绪。还有的家长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的学习,孩子长期在高压环境下产生了强烈的叛逆心理。踏入高职院校后,远离了家长的约束,叛逆心理得到释放,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总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当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1.3学校原因
高职院校部分课程设置较呆板,评价方式较单一。高职院校虽然一直在倡导课程教学改革,但是课程设置大多数沿用传统的标准和方式。没有与时俱进,将最新的技术、方法、理论引入课堂,没有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高职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较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专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不到位。有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过于草率,对专业不是很了解,入校后发现与预期有偏差,学校的引导又不到位。就产生了困惑、抱怨等情绪,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4自身原因
学生的自身原因是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越来越低。高职学生群体基础本来就差、在进入学校前就是差等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不喜欢学习,进入学校后这些习惯一时无法改正,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又不愿意平时下功夫,慢慢离老师要求越来越远,最终产生了厌学情绪。
同时,现代社会网络、Wifi覆盖面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也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加之自制力差,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浸于网络游戏、电视剧、电影中无法自拔,对学习慢慢冷淡,这也是产生厌学的极大原因。 2、高职“问题学生”厌学的表现
对几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想办法“克服困难”者只占10.8%,而不想办法“放弃困难”或者“以后再说”者竟达到89.2%;同时调查显示: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继续学习的只占28.9%,其余的同学的回答是“在寝室休息”或者是“外出活动”。很大部分同学面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被动心里,缺乏主动和刻苦的精神。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定位非常模糊,根本没有对自己将来的前途做一个明确的规划,纯粹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问题学生”厌学表现外还有:好高骛远,不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特点,不搞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恋爱;不热爱集体,逃避班级集体活动,根本没有班级的荣誉感;考风差,考试作弊现象非常严重或者不重视考试;对“两课”的学习极其厌恶,纯粹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校内外打架斗殴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甚至,打牌赌博、偷窃、敲诈勒索等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常有存在。 3、解决”问题学生”厌学的基本对策
3.1多头并进改善不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1)组织学生社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众的生活,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帮助,逐步改变社会大众对高职学生的认识和评价。2)组织优秀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见习或顶岗实习,用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综合素质和新技术学习能力赢得企业的认可。3)加大对社会的职教宣传力度,邀请新闻媒体走进校园,广泛报道高职院校的相关新闻通讯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3.2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校交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家长的素质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素质,要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多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注重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方面,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现状,多鼓励孩子和培养孩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2)家长与学校要及时沟通。通过沟通,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把家长的想法反馈给学校,对学生形成一种压力和动力。双方要建立良好的联系方式,学生与家长共同努力教育好学生。 3.3调整课程结构,建设和谐校园
1)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对学校、班级产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2)活跃课堂气氛,改善评价方式。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课堂,吸引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不要以一次考试定成绩,将平时表现、作业纳入考核范围。可以邀请企业专家介入评价,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实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4组织课余活动,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找到存在感
举办各种技能大赛、才艺大赛、体育比赛和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上吸引过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找到存在感,喜欢校园、热爱校园,热爱学习,充满正能量。
高职学生“问题学生”厌学问题是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难题,虽然其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就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一致的。我们只有对高职学生的“问题学生”厌学原因有精确的把握,并从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范全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中国市场.2016(30) [2]侯建军.高职院校“数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3]王伟.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4]陈博.高职院校毛概课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初探——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党史博采(理论).2016(03)
(作者单位: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