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想政治课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课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欧阳章锋
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渗透法制教育,通过每堂课的点滴渗透,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滴水穿石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求知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训练良好学习的习惯、养成严谨的学风。
(一)在政治教学中善与捕捉德育契机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强。作为政治老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注意收集信息,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通过一些贴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如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顽强的生命、可爱的解放军、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等,作为政治老师,我及时的观看新闻,收集信息、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利用新闻发布的环节让学生点评抗震救灾中故事,由于新闻本身的具有强大震撼力,这时,作为教师不用更多说教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但如果没有典型的事例,民族精神的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的解释,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而有了鲜活的事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时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二)小故事,大道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六七年级教材本身就是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时常寻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自信的指挥家》、《差距》、《一位中学生的自述》等作为导入,还让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讲故事,学生在欣赏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然后设置一些问题,再引出教材中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比较自然,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也是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交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作人的道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我们政治教师价值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0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