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植树节红领巾广播》,欢迎阅读!

植树节红领巾广播稿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伴随着温暖的春风,红领巾广播台又和大家见面啦!
甲:我是主持人五一班的季丁一 乙:我是主持人五一班的瞿柔泽
甲:季丁一,三月份的节日可多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乙:这可难不倒我,你好好听着,国际海豹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国际妇女节、保护母亲河、中国植树节„„
甲:停。看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呀。刚才你提到了植树节,那你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吗?
乙:那当然了!昨天3月12日是植树节。
甲:对,今天我们就为同学们带来一些有关于植树节的知识,希望大家能更了解植树节。
乙: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而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
甲: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乙: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甲: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乙: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曾号召“绿化祖国”。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甲: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人们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使用价值。有了树,才会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乙:树,它不仅防风固沙,根除风沙灾害,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他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城市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做了不少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的天然净化物,并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降噪音等功能。
甲:此外,植树造林还为人类提供各种有用的物品。如:在吃的方面有香甜的水果,有营养价值的茶油,有茗香四溢的茶叶,有滋补身体的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橡胶是工业原料,木材可以用来建房屋、造桥、修铁路,木材可以造纸等。总之树材的用处很大,对人类做出了贡献。森林还能保护野生动物。
乙:从大局上来讲,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树木变成沙漠,森林沙漠化会覆盖很多的地区,所以植树是一件紧迫的事情。植树不光防止了土地沙漠化,还可以减少沙尘暴对人们的损失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r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