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别及借鉴

2023-02-24 11:3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别及借鉴》,欢迎阅读!
中西方,宗教文化,借鉴,差别
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别及借鉴

内容摘要: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因为中西方的文化景不同,所以宗教文化也相差甚远。正确地认识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促进我国宗教的正常发展以及我国的社会稳定。本文阐述了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重新审视了中西方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借鉴西方宗教文化方面的精华来促进我国宗教的正常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宗教文化 差异 社会稳定

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会影响国家间的对抗和联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因此,了解中国与西方民族在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我们和不同文明体系的国家存异求同,携手共进。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任何一种文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因为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宗教文化也相差甚远。本文从文化的视野和角度,对中西方的宗教信仰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找到中西宗教信仰融合的可能性,促进我国的稳定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实现。

一、中西方宗教文化概况

二、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一) 中西方信教者的初衷不同。

中国是源于畏感宗教文化。中国人大多都信天,相信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所以中国信教者的初衷是畏感的。相信生死轮回,所以在今生必定要做些好事,为自己的来生积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祭天的说法,古代的祭祀形式、礼仪及其隆重和复杂,要有前期准备,包括选地点和时辰,准备牲畜,前几日开始斋戒、修整街道,到正式祭天的时候要三拜九叩等。而现代的祭天要简单很多,每当过节,有的民族就会依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祭天,有的家庭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食物来祭天。

西方是源于罪感的宗教文化。西方宗教的原罪感来自《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在伊甸园里,上帝告诫他创造出来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不要吃园中智慧之树上的果实。但由于受到蛇的诱惑,他们违背了上帝的意旨,偷吃了禁果,犯下了人类第一个罪行。这个罪行后来被基督教称为“原罪”。上帝下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到世间去经受生活的磨难。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人的一生都要为自己的祖先赎罪,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他们信仰宗教也是为了赎罪,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 (二) 中西方神的来源不同。

中国人信奉的神一般都是英雄人物的外化。比如有人会修英雄人物的雕像,如岳飞; 而西方的宗教信奉的神是上帝,是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 (三) 中西方宗教文化的性质不同。

西方是“一元”型的宗教文化,人们就信仰上帝,认为只有上帝才是真神,不允许别的神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而在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型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少数民族还有民族的传统信仰,所以具有权利性和包容性。 (四) 中西方信教者的目的不同。 西方信教者的及其虔诚的,而中国信教者大多功利化。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佛教,


这个主张四大皆空、苦行节欲的宗教传与中国后,居然有了数不清的偶像,并大肆暴殄天物,每年要烧掉几十万吨纸钱、香火;燃放上百亿人民币的鞭炮,浪费难以数计的钱粮财物„„各级寺庙成了信徒贿赂神灵和求财、求官、求子、求名和求姻缘的迷信场所。 (五) 宗教文化在中西方地位不同。

宗教在西方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基督教社会中,上帝不仅仅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创造者、养育者,而且也是人世间政治及伦理秩序的制订者和仲裁者。基督教的教义对其教徒有法律一样的作用,教堂也是他们认为最神圣的地方。而在中国,人们长期处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以崇拜祖先为核心,“天人合一”为宇宙模式,在古代,君权大于神权,君主自命为天子,受天命而行使权力,享有至上的权威,宗教只有依附于皇权,在皇权的扶植和利用下,才能得以传播和发展。 三、中国对西方宗教文化的借鉴

(一) 中国在宗教文化方面的现状。

1 人们缺少信仰,对理想世界没有绝对的追求。

2 邪教、巫术干扰社会发展。

3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互交织,引发社会矛盾。

在大多数群众都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面临着与汉族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引起少数民资的群众、干部的不满。主要表现在因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发的矛盾,还有少数坏人打着民族、宗教旗号, 煽动、蒙蔽部分群众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如在民族问题上, 他们针对国家开发石油、矿山, 宣扬 资源掠夺论” 针对计划生育工作宣扬“ 少数民族人口消亡论” 利用政府撤换部分清真寺主持, 挑拨政府与教民的关系, 引发大规模群体性打砸抢骚乱事件。我国就此推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少数民族地区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 (二) 中国对西方宗教文化的借鉴。

1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宗教的地位,解决信仰缺失、精神浮躁的现象。

2 宗教立法有待进一步深化。

3 加强宗教慈善方面的社会机制,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4 宗教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教育中,应注重德育。

5 加强宗教文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的认识。

(三) 在借鉴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使宗教文化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借鉴西方宗教文化的同时,在政治方面,一定要确保绝大多数宗教组织,绝大多数教职人员是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拥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是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在经济方面,要坚信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的群众一样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一起为国家创造财富。要使宗教化彻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2 在借鉴的同时,不能一味的崇拜西方的宗教文化,而使境外的某些宗教加大对我国

的传教力度,特别是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加强政治渗透。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宗教的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近些年,总有国外的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干预我国的内政,试图造成我国的政治混乱,影响我国的正常发展。所以要正常的促进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友好往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宗教的正常发展,还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

3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

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宗教文化文化交流、哲学和语言领域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的宗教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中唯心的和虚幻的东西将会逐渐被人们抛弃,宗教中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qG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