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

2022-08-30 04:52: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行知思想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欢迎阅读!
陶行知,教育方,心理健康,面的,思想
陶行知思想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

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作为教育者应当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络沟通,将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正确认识传递给家长们,使他们能够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可为家长们提供合理建议,共同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协作,为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就陶行知教育理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展开简单阐述。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引言: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六大解放”“爱满天下”等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应当是“活的教育”,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对他们展现关爱之情,将爱注入到教育事业中。他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去反思、实践、思考、探究,推行“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以及“六大解放”,陶行知先生提倡要在教育中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时间、空间等,让儿童自由探究、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去想、去问、去看、去做,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容器。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小学生虽然还未踏入社会,接触的人、事、物还较为简单,然而由于家庭环境、学习压力、不良风气的影响,仍然有许多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学生逃学、厌学、自卑、狂躁等心理问题在爆发出来前,往往难以被教师和周围学生察觉,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关心和观察。不少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和教育意识的原因,忽略了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缺乏平等、充足的沟通,甚至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职责,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部抛给学校和老师处理,这种情况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能还会进一步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旧处


于一个摸索、发展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去深思和探索,推进小学心理健康教工作的落实。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 1.提高家长意识,组织主题活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阶段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是双面一体,共同努力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学业压力、学校生活与人际关系之外,原生家庭也往往是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大源头之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科学育儿观,对于家庭氛围的营造与孩子的家庭教育较为忽视。假设家长长时间地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缺乏有效充足的沟通交流,当孩子产生一系列异常行为之后再去纠正已经为时已晚。作为教育工作者,可将陶行知教育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们。

例如,学校可与专业心理讲师合作,在开学前期或期末定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们一起聆听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重视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心理课堂体验、学生主题演讲、心理情景剧等活动能够很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给家长,同时也给予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他们可将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和感悟,社会热点新闻的看法与见解,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另外,也可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践活动,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思维,让他们真真正正参与进来,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中去感悟,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知,实现陶行知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

2.实行家校联合,共同助力成长

家庭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这样才能够从一些细节处发现端倪,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疏导。故此,教师、家长与校方应当联合起来,重视小学生的


心理健康,并开展一系列方式、消除、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举措,共同助力,为孩子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例如,学校、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应当搭建沟通桥梁,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QQ、微信、微博、公众号、校园网等社交媒体平台构建家校联合渠道。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联系家长共同完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为各位学生家长提供一系列的心理健康知识、育儿策略宣传,定期组织班主任与家长的直接联络。当家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及时疏导和处理。在家访过程中,重点了解学生的居家学习情况、情绪状态、亲子矛盾、家庭问题等,共同商量解决方案,引起家长的关注和警惕。

结束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仍旧有着宝贵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教师应当深入研究、严谨求实、探索实践,汲取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养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依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与性格特点去开展实践活动,打造绿色健康学习环境,开展家校合作,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乙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7,14(12):192.

[2]汤晓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学科(教师版),2015(12):1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b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