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欢迎阅读!

关于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
作者:周杰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11期
周杰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幼儿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有很大影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开始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何为早期阅读,怎样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呢?本文从早期阅读的定义、重要性及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1—0102—02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阅读对其今后的智力发展影响较大:较早开始阅读的孩子,智力发展迅速,阅读兴趣大,个性发展也比较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1]由此可见,幼儿早期阅读至关重要。
一、科学理解和把握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是指0~6岁的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手段来理解阅读内容的活动过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例如,用手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画面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并能将画面串联起来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可见,早期阅读动用的是幼儿的各个感官。早期阅读并不是让孩子必须学会什么知识,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接触书的经验,体会到图书的亲近感。因此,早期阅读是让儿童感到快乐和享受的一种阅读,而不是增加孩子负担的阅读。
二、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3~6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口头语言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幼儿开始认识到符号、声音和意义的关联,开始学习或尝试去看报纸、看书等,也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周围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首先,早期阅读能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通过早期阅读,幼儿可以提早接触到汉语,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有书面语言。通过阅读材料可以进行倾听和口语的练习与表达,这种方式对于幼儿进行言语的学习很有益处。
其次,早期阅读还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早期阅读需要动用各种感官,不仅仅是视觉、听觉,还有触觉、动觉等。通过早期阅读,可以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利于幼儿各种感统器官的协调发展。因此,早期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早期阅读是以幼儿为教育对象,幼儿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不同于普通阅读进行字、词、段的教育,早期阅读是一种前阅读。
第一,早期阅读重在口头语的学习和运用,也开始了书面语言的学习。近年来,早期阅读对于书面语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通过早期阅读行为,不仅能使幼儿通过听、说获得口头语的学习,还能发展幼儿书面语的能力。
第二,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教育。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早期阅读是幼儿接触书面语的有效途径,但并不等于识字教育。早期阅读是帮助幼儿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但并不要求幼儿掌握文字,不是让幼儿大量地识字,而是让他们知道如何学习阅读图书,知道一些有关文字的知识。
第三,明确幼儿早期阅读的目标。一是要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了解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关系。三是教给幼儿相关的阅读技能等。
四、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
早期阅读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6岁的幼儿正处于无意注意占优势的阶段,这决定了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快、记得牢,这也决定了早期阅读活动应该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讲述故事、诗歌时多以图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声情并茂,强化作品的语气语调,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选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书材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利用生动的视觉表象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情感,让幼儿带着兴趣走入到阅读的缤纷世界中。此外,也可以利用游戏,制作有趣的教具,情景表演等方式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及时肯定、赞扬,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阅读。
(二)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安静、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提供各种阅读环境,有利于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中。
首先,创设整体的外部阅读环境。例如,在班中可开辟一个图书角,在靠墙一排可以制作书架,摆放各种各样的幼儿图书。图书角要与热闹区有一定的空间距离,防止相互干扰。图书角应配有允许幼儿自由选择阅读的图书,定期更换图书,教师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等。
其次,幼儿园应创设有趣的阅读环境,用图文并茂的材料吸引幼儿进入图书角,给予幼儿充分的阅读时间,帮助幼儿提升阅读能力。
再次,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幼儿轻松感、自由感,创设温馨、愉悦的内部环境。阅读中,可以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不断发展和完善幼儿的阅读技能。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教幼儿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小班幼儿已认识1~5的阿拉伯数字,因此,在早期阅读教育中,要先教给幼儿按页码顺序翻阅图书,使他们掌握阅读方法并逐渐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其次,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看书习惯——从左向右,自上而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点滴引导,幼儿才会明白故事原来是由一幅一幅的画组成的,只要一页一页接着看就会知道故事的内容。
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因此,在早期阅读教育中,教师要时刻有意识地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当下的学习。把幼儿先前的知识经验与目前的阅读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四) 发挥家长的作用
除了教师的引导以外,早期阅读教育也离不开幼儿家长的支持。
首先,家长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把阅读的习惯带回家,把已学到的阅读经验迁移到家里,需要家长给幼儿创设适当的阅读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阅读的榜样,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
其次,开展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的活动。不以学习为目的,类似游戏的共同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这种活动的核心理念是: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亲子共同阅读的方法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的阅读动机有着独特的作用。家长要善于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幼儿进行观察。在阅读中,家长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有意引导幼儿注意汉字的差别,根据幼儿的年龄有选择地引导幼儿注意标点符号等。亲子阅读重在鼓励幼儿进行思考,家长要耐心倾听,允许幼儿进行充分的思考,而不是对幼儿的回答做迅速判断。阅读结束后,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复述,也可以通过游戏等其他途径予以巩固。
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是必要的,对幼儿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家长和教师应充分重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宁晓蕾.浅探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2(5).
[2]李素珍.浅谈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途径和方法[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Z1) .
[3]许晓蓉.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8(5).
[4]张玲.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J].新课程,2007(1).
[5]汪洵.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