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产阶级保健品和奢侈品消费对比

2023-01-16 09:5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美中产阶级保健品和奢侈品消费对比》,欢迎阅读!
中美,中产阶级,奢侈品,保健品,对比


中美中产阶级保健品和奢侈品消费对比

[ ] 中产阶级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衡量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对比美国中产阶级,我国中产阶级由于发展历史短、经济基础不稳固,不论是保健品消费还是奢侈品都存在非理性消费。



[关键词] 中产阶级 保健品消费 奢侈品消费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的群体稳步增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正逐渐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尽管不乏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研究与讨论,但就其发展的某一具体点进行深入探讨的并不多见,而将其与世界中产阶级最典型的国家——美国,相比较的文章更是少见。事实上,将中国刚刚成长起来中产阶级与美国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中产阶级相比较,不仅能帮助前者加强对其自身处境发展现状的了解,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所以,本文从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习惯入手,具体对比两种最能体现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商品——保健品和奢侈品,以求能引起我国中产阶级发展的反思为我国中产阶级的发展提供借鉴。



2.中美中产阶级保健品消费对比

联合国工业规划署支出:“21世纪两大朝阳产业分别是电子科技发展为基础信息产业和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健康产业 而生命科学最具发展潜力的便是保健行业。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健行业持续稳固的发展便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因此,我国保健行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出于中坚力量的中产阶级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20118月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我国中产阶级占城镇居民总人口的37%,而在北京等大城市甚至达到46%。而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小城镇,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消费比例基本与其收入呈正相关,如此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暗示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飞速发展,可支配性收入的增加,依次类推,我国保健品行业也应与之对应地稳健发展。但我国保健品行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可谓一路坎坷,几度低迷。根据国家发展改革研究中心的数据,我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支出只占总支出的1.07%,而欧美国际平均达到2%以上;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只有30元左右,只为美国的30分之1。即便如此,根据《2007年保健品行业面面观》资料分析,年龄在50以上的消费者占到购买人数的60%左右(高晓勤,2009:178。换言之,我国保健品仍然未被中产阶级所普遍接受。对比美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我们便不难看出我国保健品行业和中产阶级的发展问题。






而对于中产阶级已在社会相当具有规模的我国,保健品的消费却为何如此之少?为什么美国社会底层人民都能消费的保健品,中国的中产阶级都有些无力支付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收入水平的制约,可支配性收入仍然不多,我国所谓的中产阶级经济水平不论是与美国还是人民传统意义的理解都有较大差距。食用蛋白质粉一个家庭每月至少要300元,飞涨的物价和房价已经让中产阶级焦头烂额了,还有多少家庭能够负担得起昂贵的保健品呢?此外,发展仅30多年的中国保健品行业,缺乏相应的技术研发,只是盲目跟风,一味投资市场热点产品。相比之下,美国保健品不仅走进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品种齐全,管制规范。例如,美国最大的保健品生产商之一的维生素世界生产的产品不下百种,运动型、体重控制性到男性专业、女性专用等,以应对各种不同的需求。另外,消费者对保健品认识的局限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大部分人耳熟能详的便是那句收礼还收脑白金又有多少人知道脑白金的具体功效呢?有人甚至错误地以为是能够治病的药品,只在生病时才会想到某某产品。在美国最普通的人也知道食用蛋白质粉能增强免疫力,而维生素片亦能缓解日常对水果蔬菜摄入不足;这些内容却是很多国内专家教授在全国大中城市讲学的主要内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大众,尤为中产阶级科普文化知识的困乏,导致盲目的从众心理。



3.中美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对比

根据近几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数据来看,中产阶级逐步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09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在经济环境极端恶劣的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仍增加了12%达到9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几乎成了奢侈品的天堂中国成为保时捷全球第二大市场化妆品中的高端品牌雅诗兰黛去年在华销售增长30%伯爵手表过去4年在华销售额翻了四倍 (财经界,2011:46。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市场总量的23%左右。也就是说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奢侈品是中国人消费的,而其中的中产阶级正式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但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4361美元,而美国则为47484美元,前者不足后者的9.2% 而在中国商场购买的同样品牌的奢侈品产品平均最低也要比在美国贵50%以上。按照这样的比例计算,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中国家庭,每购买一件奢侈品,所花费用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大约为购买同样奢侈品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16.3倍,但这丝毫无损与中国中产阶级对于奢侈品的狂热追求。早在2009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变已经超过美国,这一全球经济政治霸主。因此,我国中产阶级的这种高端消费与其自身的经济水平极为不符,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盲目的跟风攀比前卫消费。



中国中产阶级形成此种消费文化的原因包括政治上的后卫性(强烈的地位恐),阶层文化的不成熟,社会声望的低下,以及中国传统面子文化的影响(李松柏,2009:32。而造成中美国中产阶级对上述两种消费品不同的消费态度的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则可以从中美中产阶级形成的历史原因中加以寻找。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工业化尤其是向后工业化的转变是中产阶级形成的社会背景在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里根时期,这正是美国经济




勃发展的时期,经济高度发达,工业生产门类齐全,行业差别很小,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当然,在其中产阶级形成后的60多年中,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从老中产阶级向新中产阶级的转变,其自身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壮大,发展至今日,已成为占社会总人口80%以上的社会绝对主导力量。但在中国,工业化本身并没有对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社会阶层变动产生必然的影响。业化的背景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大规模社会转型下发生的。而中国的中产阶级产生于近30年,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催化产物。先天畸形,后天发展不足。对自身地位的恐慌,迫切需要外在证明自己,但无此同时,又不能把握中产阶级真正的消费节奏和内涵。



4.结论

中产阶级历来被给予厚望,被看做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缓和社会矛盾的社会润滑剂,我国中产阶级也不例外。但这个新生的社会群体,受到自身历史限、经济水平制约、社会文化影响,不论是奢侈品还是保健品消费都缺乏理性。只有认清这个问题才能促进中产阶级的稳步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勤.中国保健品消费者行为及营销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



[2]李松柏.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增长30% [J].财经界,201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M3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