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中认同与礼貌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2023-12-05 05: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语言学中认同与礼貌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欢迎阅读!
批判性,语言学,礼貌,反思,认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语言学中认同与礼貌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作者:王琳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05

要:本文是关于罗纳德·沃德华的《社会语言学引论》中认同与礼貌理论的批判性反思。罗纳德认为人称代词和称谓语形式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语言形式和社会意义的关系。而我们在选择如何称呼对方是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与传统结构与法相比,这一章对该领域具有一些理论贡献并且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理论 关键词:人称代词 称谓语形式 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089-01 在罗纳德·沃德华的《社会语言学引论》中认同与礼貌理论这一章节里,作者展示了当我们说话时,必须不断进行各种选择:想说什么,想怎么说,具体的句型与措辞的选用。因为说话内容与形式作为一个物体的两方面是不可分割且相辅相成的。看待这种关系的方式之一是检查会话交流中的两个具体方面:人称代词的选择,比如,在某些语言中Tu(你)和Vous(您或你们)之间的选择(以下简写为T/V);称谓语的选择。说话者的语言选择可以暗示出他想与听话者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本文首先回顾罗纳德的观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反思性评价。

1 内容综述

作者首先提出TV的区别。根据布朗和吉尔曼的研究1960),它们最基本的差别是前者是单数后者是复数。在法语中,T(你)有时被当做是熟人之间的使用形式,V(您)被当做是一种礼貌形式。T/V的使用有三种情况:(1T-V的不对等使用,象征权势关系。2V-V的对等使用是一种表示礼貌的用法。(3T-T的对等使用表现出一种认同或亲密关系。另外,T/V的三种用法还具有预测性,通过说话人对T/V的选择可以预测他所支持的意识形态和坚持的价值理念。

第二人称代词研究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得出一些欧洲国家T/V不对等使用的基本情况。其次,描述了T/V选择与社会因素的关联,尤其是造成权势与认同产生冲突的社会文化因素。最后,权势与认同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功能之间的关系。1960布朗和吉尔曼发表了一篇经典且影响深远的关于称谓语形式的研究文章。他们通过座谈、文献研究(尤其是文献作品中的对话研究)和问卷方式调查了第二人称代词在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的使用。得出结论,处于不同社会的人群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T/V的差别并且由于社会的发展称谓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一章还讨论了称谓语。我们应该按照头衔、名字、姓氏、姓名还是什么都不说去称呼他或她呢?根据布朗和福特关于美国人的称谓语调查得出三种基本的称谓语使用模式:(1)不对等的使用头衔、姓氏和名字,表明在权势关系中的不平等。(2)对等的使用头衔或姓氏表示不平等或不熟悉。(3)对等的使用名字表现关系的平等与熟悉。这种由对等的使用头衔转换成为对等的称呼名字的情况通常由说话人之间更有权势的一方提出。沃德华得出结论:称谓语和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称呼也随环境而改变。称呼他人时,说话人通过对对方的了解和见面的环境而进行称谓语的选择。

沃德华还指出一些称谓语使用的问题。第一,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关系通过不同的称谓系统表达。如果不能遵照这种差异将有可能引起误解。第二,不对等的使用称谓语通常表示一种权势的差异和社会不公平问题。第三,在等级组织中选择正确的称谓语并非很容易,特别是在等级严格的军队和商业界。 2 反思评价

从这章来看,我可以得出结论作者十分赞同第二人称代词和称谓语能够揭示社会意义。因为它们具有打破尴尬,建立与维持社会关系的功能。

我对此观点深信不疑,从我个人的经历与理解能力来看我完全理解作者的观点。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他人的口音、词语的选择,组织句子的方式等了解其来自何地,工作职业和社会位,从而可以知道做出什么样的相应行为作为回应。这些发现表明对于那些在权势关系中处于低等位置的人来说,称谓语的使用是不对等的。例如,有权势的一方(老年人对年轻人,父母对子女,雇主对雇员)将使用T称呼权势低的人但得到的回应是V。然而在社会中仍存在权势平等、关系认同,比如同伴、朋友和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在权势平等的关系中使用对等的代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表现出一种认同关系。

另外,称谓语的不同选择暗示了关系的亲密和认同程度。举例来说,只用头衔称呼对方是最不亲密的一种称谓形式因为头衔通常代表等级或职业;使用他人的姓氏来称呼是一种比较亲密和认同的表现;若使用昵称或宠物的名字称呼对方表示一种十分亲密和认同的关系。但是当我们犹豫不知该怎样用英语称呼对方时我们可以不使用任何称谓语来避免这一难题。例如,我们可以只说早上好!却不加任何头衔或姓名。

在我看来,当我们在选择如何称呼对方是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特定的场合;社会份或他人的级别;性别;年龄;家庭关系;职业;跨国身份;种族;亲密度。

这一章对该领域具有一些理论贡献并且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在传统结构语法中,人称代词的研究只限于社会意义并且没有称谓语的研究。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学与社会语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语言形式反映出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决定语言形式。并且这种权势与认同关系由社会结构决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结语

这篇反思简要地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作者的观点。罗纳德认为人称代词和称谓语形式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语言形式和社会意义的关系。并从理论角度解释这些抽象的语言形式是如何实社会意义的。也就是说,第二人称代词和称谓语系统作为社会标志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 具体来说,研究探索代词和称谓语的选择反映出以下几方面并同时由这些方面决定:社会地位;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阶级分层;民族背景;年龄和性别;职业类型;情感变化。 参考文献

[1] WardhaughRonald.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 侯旭.社会语言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0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