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透过电影《刮痧》看许大同的“文化无意识”》,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透过电影《刮痧》看许大同的“文化无意识”
作者:任玉玲
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4期
摘要 “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动态的、必然的趋势。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及地区的冲突与对话在所难免。同时每个人固有先在的文化无意识决定了其身份的认同感。从电影《刮痧》阐述男主角许大同在全球化时代下,面临中西文化的冲突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无意识”行为。
关键词 《刮痧》 文化身份“文化无意识” 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对话
国产电影《刮痧》,作为2001年度国产精英电影之一。以热门的移民文化主题,传统的叙述手法,引发了国内学界对跨文化主体讨论的热潮。影片展示了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的一段插曲。许大同夫妇在美国奋斗八年,试图拥抱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然而,从小在中国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不能完全丢弃中国的文化。他们努力地将自己融合到本地人当中。但是因文化的差异和他自身存在的“文化无意识”,他们与美国本土人必然会产生这些那样的;中突与误解。触发点是大同之父,一位传统的中国老人,在探亲期间替孙子用刮痧疗法治病,从而引发了一场中美文化关于刮痧的冲突。 一、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又称“文化认同”(cultureidentlly)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文化事实”,也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认同问题关系到个人或集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也是确定自身身份的框架与尺度。许大同的问题在于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混淆不清。他是一个到美国的寻梦者。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随之而来的事情让他如梦初醒。虽然他已移民美国并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也努力遵从美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认同异质美国文化。但刮痧事件粉碎了其盲目的认同感。围绕刮痧是否合法,中美文化试图就解释刮痧的权利问题展开了争论。同时也是许大同争夺个体身份与文化认同的过程。经过刮痧一事可以看出,许大同的身份依然是模糊不清的,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他身上根深蒂固,难以消除。如为了给上司昆兰先生面子,他打了自己的孩子:为尽孝道,他去找父亲而让年仅五岁的儿子独自在家,并替父亲去承担所有的过错。 二、文化无意识 (一)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同时人类心灵最深处,拥有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这个基底就是集体无意识。所有意识和无意识现象都从集体无意识中生发出来。荣格说,集体无意识对个人而言,是比经验更深的一种本能性的东西,它的存在与人类生理结构的存在同样古老。他认为,“本能是典型的行为模式,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反复发生的行为和反应模式时,我们就是在与本能打交道,而无论它是否是与自觉的动机联系在一起”。徐大同的种种表现说明了这种本能。 (二)“文化无意识”
“文化无意识”的概念是李述一于1988年提出的,指的是人类无意识现象中的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无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在文化上的表现,它通过心里积淀的途径,把人对世界的认识。即把人的意识转化为无意识。表现为观念文化系统中比较稳定和最具根本性的文化因素,即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思想意识,经过长期的甚至是世代传承的积淀而高度内化的结果。便成为一种心里常势和实践定规,以致在某种特定场合不假思索地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从而在行为上形成一种文化无意识现象。
许大同在儿子丹尼斯(Denls)和上司的儿子保罗(Boll)发生冲突后,不问原由,要求儿子向保罗道歉。被拒绝后,许大同当着老板的面打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原意是给老板面子:“Why I hithim?Why?myown son?1 hit himloshowmy respectforyou,coglveyou face,youknow?”而他的美国老板不能理解:“what kindof twistyChineselogicexact!Youhityourson sothat you carl show your respect for me?”这里许大同的文化无意识显然在起着支配作用。还有。为证明刮痧的可信性与合法性。美国法庭让他拿出证据来,他却按中国的思维方式,只说他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来企图说服理性的法官。
在影片中,许大同扮成圣诞老人上楼见儿子,想通过从前的交情让保卫网开一面,然而保卫却严格按照法律行事许大同让自己的铁哥们——老板帮自己打官司,因为他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可在老板的出庭指证中,许大同才看清了朋友的“真面目”。只因为老板说了实话,“不够义气”。这一切都是中国式交际的展现,中国人的逻辑……总之,中国人交际的复杂程度令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中国这一套伦理道德在他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对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定(中国文化)及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是挣脱不掉的。这是一种明显的“文化无意识”行为。正是这种无意识促使他不自觉运用了从小所受的中国式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来解决这种“突发事情”。
三、“文化无意识”下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对话
文化集体无意识是先在的,我们无法逃避的。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没有与西方对话的可能。文化对话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对话已经成为希望的寄托。人们都尽力寻找在文化对话中实现文化多元化存在的可能性。文化主权所认同的文化观念来自于民族文化传统。它不排斥外来文明,而是要求对外来文化观念的吸收立足于本民族国家的诠释,并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展。许大同的老板愿意理解和敢于亲身体验“刮痧”这一中国传统疗法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对话。美国人们对许大同设计的“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喜爱也证明了这种“对话”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I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