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科普论文矢志传播科普文化》,欢迎阅读!

小学生科普论文:
矢志传播科普文化
连绵起伏的括苍山,伸开温存宽大的臂膀,环抱着临海这座美丽、古老而新兴的城市。 临海市的科普创作在国内颇有知名度。
2010年3月26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批准浙江临海建立“中国科普创作实验基地”,并于5月21日在临海市举行授牌仪式。
这是全国第一个科普创作实验基地。
薪火传承科普业
走进作家艺术沙龙,迎面而来的是一位帅气十足、身材魁梧的“标准国男”,脸庞清秀,目光炯炯。有人戏称他“是个怪人,性格倔强,为人七分痴三分狂,且嗜酒如命”。他曾在省队打过篮球,也做过工人当过教师,后来还在国企担任过老总,虽然整日以书为伴,烟酒不断,办事却一点也不含糊。他就是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席——章伟林。
今年已五十开外的章伟林,出生于书香门第,祖上系教育世家。母亲齐和韵是清乾隆皇帝的老师(太子太傅)齐召南的后裔,她在省立女子师范求学时就展现出自己非凡的才华,能诗善文,其代表作有长诗《梦游雁荡山》等;父亲章建中为生意人,却也是饱学之士后代,他博古通今,书法很大器,有点颜筋柳骨,造诣颇深。伟林兄弟姐妹五人,且个个喜欢舞笔弄墨:老大是作家,其子章轲从事小说和影视文学创作,著作颇丰。二姐是中学教师。老三是土建工程师,年轻时也发表过许多诗歌,老四是服装设计师,能医能文。
而章伟林本人,用他的话来说是“最不成器的一个”,但也有几分灵气,对文学很爱好,且勤奋用功,读初中时就在省报省刊上发表习作。1983年加入科普作协。受母亲的影响,以写诗为主,科普创作是他的副业。他的哲理诗、爱情诗、科学诗在诗界有一定的影响。
他原任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是科普宿将李谨华的左右臂。他十分敬佩李谨华的为人和对科学文化事业的执着。章伟林认为,没有李谨华就没有临海科普作协。是李谨华团结当地名人雅士,在省内率先成立了县级科普创作协会,并发挥团队精神,从一个小县辐射全国,名声渐大。
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使会报《科普文艺》正常办下去,原在台州印刷厂工作的李谨华,提前退休并自筹资金、创办实业,先后办起了养鸡场、绣花被服厂,还投资海南办棒冰厂,结果惟独绣花被服厂有些盈利,从而为这张不起眼的地方小报注入活力,为全国科普作家所津津乐道。叶永烈等名家也常常给这张小报写稿。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李谨华由于身体的原因,行动不便,在全国科普创作界成了继高士其、郑文光之后第三位“坐轮椅的科普作家”,加上社团重新登记注册、缺少资金等原因,致使临海市科普作协陷入困境几近瘫痪。
其间,章伟林正在国企台州神力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还兼任台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环东贸易公司总经理。后在李谨华一再推荐和会员一致要求下,2003年底对科普创作事业深有感情的章伟林,终于临难受命去民政部门重新登记,组建科普作协,并当选理事长,成为新的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掌门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人才济济,新人辈出。这是一个和谐、特别能写作的团队,硕果累累,其中不少会员的科普作品,都发表在国内及香港各大报刊上。
章伟林告诉笔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当地科协领导的开明和支持是分不开的。现任科协主席叶先龙是个精干豁达、肯办实事的领导,他任科协主席后加大对科普作协的支持力
度,把科普创作作为科普工作的重头戏来抓。
据市科协领导介绍,今年的“科普工作思路,是以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为重中之重”,他们以科普作家协会为龙头,组织全市科普作家、翻译家、评论家、科普编辑、科技新闻工作者,以及热心科普创作事业的科技界、科普界和企业界人士,大力开展科普创作活动。
作为市科普作协的“掌门人”自然是积极响应。
20多年来,他坚持科普写作,出版个人专着3种,与人合作结集出版7种,科普作品入选各类选本30多种,发表作品2000多篇。特别是近几年,除主编《科普潮》《科普作家报》外,他还兼任《浙江科学文艺》杂志副主编,业余编辑科普报刊和科普资料170余万字。
章伟林称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以文会友,发挥自己的组织才能,把全部的智慧和热情献给了党的科普事业。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职责。有成绩是大家的,有困难有问题必然自己承担。如同他的哲理诗《职责》云:“假如是一把伞/就要承担起遮风挡雨的责任。”
有人说,章伟林是个“潇洒的穷光蛋”。
的确,他内退后只有不足千元的生活费,经济拮据,但是为了鼓励会员积极创作,他却不吝啬,自掏腰包,创办会报《科普作家报》,印数2000份,免费分发给全国各地科普作协及科普作家,开展横向交流。
章伟林有着压不垮的身子。
你别看他高高大大,其实身体并不好,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症,但他依然为科学文化事业殚精竭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患冠心病住院期间,还为会员联系出版社,出版个人专着。2008年为举办科普旅游征文活动,章伟林整天奔走于乡镇,有一次甚至双眼发黑,天旋地转,险些昏厥在尤溪镇政府里,然而当他吃了药感觉好点时,又急着为征文活动忙开了。
章伟林是个闲不住的人。
不知疲倦的他,率领理事会班子坚持“树品牌、抓通联、办刊物”,精化会员队伍,组织会员培训,经常邀请叶永烈等省内外名家来临海讲课,为会员充电;加强会员与国内科普界、文学界、书画艺术界的联络及合作,坚持多元化办会,为会员搭建交流平台。
同时,他特别注重培养科普创作的后继人才。
据他的同事们介绍,章伟林善于与青少年交朋友,向他们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还经常放弃节假日义务辅导青年写作,培养和挖掘出新一代科普创作人才,他尤其重视中小学生的科普作文辅导,通过面授和电子邮件往来辅导。如原临海外国语学校女生吴若凡,在台州市临场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在科普作协与《台州商报》《侨缘报》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奖,年仅14岁就被市科普作协破格发展为会员。
为了拓展视野,扩大活动范围,章伟林便带领会员积极筹办作家艺术沙龙,组织书画展,开展多层次的科学文化交流,以形成立体的“科普创作链”。
会员杜灵凤为章伟林的精神所感动,说服家人将年租5万元、200多平方的房子腾出来,免费为科普作协提供办公和活动场所。2009年8月,章伟林创办了作家艺术沙龙,组织书画展,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讲座,使艺术沙龙成为真正的“科普作家之家”。
雏凤清音初试啼
科学普及其实就是一种科学文化的渗透,它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和人生感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科普作家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青少年的宣传和教育的历史责任。因此,2004年章伟林便把科普作协的工作重点放到小作家培训上来。
是年5月,他们与当地名校临海古城小学联系开展小学生科普写作培训,颇有战略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C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