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读《教师,做个思想者》的一点感受】教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教育随笔:读《教师,做个思想者》的一点感受】
教师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读《教师,做个思想者》的一点感受
领到李校为我们精心挑选的书后,我习惯性地翻开每本书的目录,拿起笔勾出与美术有关的标题。一篇一篇认真的阅读起来。对于非常喜爱美术专业的我来说,美术的世界就好似是一个未发现的宇宙,神秘而渴望得到探索,希望能找到未知的答案。
翻开厚厚的《教师,做个思想者》,滕士平老师的《可以张扬的示范性》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出的“半成品范作”使我对美术教学的示范有了新的认识。
工作后,我听课很多老师的课,也看了一些有关美术教学的文章,大家对于美术教学中“示范”的理解有不同的诠释,这便引起了我的好奇。“示范”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个问号。
记得一位美术教师写道,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成推动了美术课程的改革,使美术课从单一的美术知识技能学习提高到了一个广阔的文化层面,课堂教学变得丰富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去说一说、学一学、演一演、做一做等方式来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使不少教师“遗忘”了美术教学中最基本的、最直观的教学方法——示范法。
教师可以遗忘“示范”吗?
示范可以给学习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气氛,可以产生一种情绪,可以激发一种冲动。有一位学生在自己的里写道:每当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画画的时候,那饱满的激情、挥洒的动作、流畅的线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多美啊!如果我能画出那样的画,是多么幸福啊!美术课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比这示范
更直截了当的吗?
可是随着多媒体教学地普遍运用,网络资源的共享,老师们选择了下载精美的教学PPT资料,很少自己备课整理资料制作课件;老师们选择用电脑展示现成的示范画,很少用笔直接在黑板上演示作画;老师们也选择了直接照抄或硬板别人的作品,慢慢遗忘了自己的专业创作。长期以往,我们的学生也会和我们一样,成了艺术的复制者而非创造者。
近年来很多美术教育家都在呼吁美术教师不应忽视自己的专业特点,要利用它促进美术教学。亚里士多德在2300年前就写道:“人士最富裕模仿性的动物,认识借助模仿来学习他最早的功课的”。 美术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性,而示范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最直接的体现。示范与模仿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通过直观示范来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艺术创作的基本技法。可以说离开了示范和模仿,学生很难迈入艺术世界的门槛。但不同的教师,给学生的示范是不同的,对示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些人理解的示范就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完全跟着教师的方法走。这一点,我极有感触,记得我最初给孩子们上课时,讲授完新课,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示范,完全没有注意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最后的作业几乎都是由一人“克隆”出来的。 教师可以如何“示范”呢?
滕士平老师在《可以张扬的示范性》里提出了另一种示范方法——半成品范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9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