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镇设施农业工作汇报》,欢迎阅读!
![乡镇,汇报,设施,农业,工作](/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9.jpg)
乡镇设施农业工作汇报
乡镇设施农业工作汇报
来集镇位于新密市中部,地域面积63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45个村民组,总人口5.6万人,耕地面积3.6万亩。2015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42亿元,入库税金1.7亿元,财政收入80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2元。是河南省“百强乡镇”、郑州市“二十强乡镇”,并连续六年夺得新密市“奋进杯”金杯。
今年以来,我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指引,按照郑州市、新密市发展都市区现代农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区位等优势及优化产业结构的实际需要,提出在南部煤炭开采与生态复垦区及东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引导和发展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构想,并围绕合村并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率先启动郭岗、苏寨、杨家门和王堂等4个项目村作为现代农业试点。一年来,在郑州市、新密市农委及财政局的关心支持和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我镇4个项目村的设施农业工作取得了实质进展,为全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勇敢尝试,也为新密市乃至郑州市在丘陵地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现实案例和有益探索。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情况
2011年,我镇郭岗、苏寨、杨家门和王堂等4个村累计完 成投资1730万元,共新建蔬菜大棚309座,设施面积462.1亩。其中,土墙日光温室51座,设施面积102.3亩;砖墙日光温室11座,设施面积21亩;双拱大棚247座,设施面积338.8亩。4个项目村集中连片建设面积均超过30亩,具体是:郭岗村新建蔬菜大棚112座(砖墙日光温室5座,双拱大棚107座),设施面积161.7亩;苏寨村新建94座(土墙日光温室37座,双拱大棚57座),设施面积145.3亩;杨家门村新建65座(土墙日光温室7座,双拱大棚58座),设施面积96.1亩;王堂村新建38座(土墙日光温室7座,砖墙日光温室6座,双拱大棚25座),设施面积59亩。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确保全镇设施农业建设工作推进有力、管理有序、取得实效,我镇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两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项目村包村领导协助督导,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协助抓”的管理格局。镇政府还专设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配备人员,安排经费,购置设施,确保业务开展。各项目村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理清工作思路,落实责任分工,安排专人专抓,确保项目实施。
(二)立足长远,统筹谋划。我镇有三分之二的村庄地处煤矿沉陷区,群众亟待安置。经过前期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大部分群众将迁入新居,大量旧宅需要复耕,这些土地一
段时间内只能用作农业生产,这就为我们立足长远谋划耕地规模化利用提出了要求。因此,我镇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构想,以及在新型农村社区周边地区优先发展农民现代农业创业园的思路,并着力推进以规模化土地流转为基础的设施农业项目。这样一是有利于推进土地规模化利用,承接大的农业项目落地,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有利于改变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用地收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为社区集中居住的群众提供就业门路,有利于就近解决群众就业和增收;四是有利于一三产业联动,拉长产业链条,从而带动第二产业发展;五是有利于让大部分有一定农业知识技能和对务农保有深情的农民群众虽离开土地但不离开农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例如,浮山雅居社区汇集了杨家门、韩家门和来集等3个村近万余群众,劳动力资源丰富,群众搬入新居后,就业需求迫切,杨家门村设施农业项目毗邻该社区,为社区群众就近从事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而社区也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三)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农民群众是主体,为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各项目村通过召开动员会和群众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上级优惠政策,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8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