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AR 技术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幼儿园,舞蹈,运用,教学,技术](/static/wddqxz/img/rand/big_9.jpg)
AR 技术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多媒体技术是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功能开始被开发并运用于幼儿园各领域活动之中,例如AR技术,同屏功能等,慢慢的进入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巧妙的将多媒体新技术新功能有机地融入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之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开启新的大门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
关键字:多媒体新技术 AR技术 同屏功能 幼儿园 舞蹈教学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功能开始被开发并运用于幼儿园的教学中,例如我们幼儿园新引进的一套教材《美慧树》中就运用到了很多的AR技术,同屏功能等,慢慢的进入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巧妙的将多媒体新技术新功能有机地融入幼儿园的活动之中呢?下面我将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产生的效果。
一、投屏功能不仅让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变的更轻松,还能让幼儿更好的发现自我展现自我。
同屏功能是用利用同屏器将移动设备投屏到一体机上,实现在一体机上显示移动设备画面的功能,那现在也有了用无线的方法把移动设备里的多媒体内容传送到显示设备上,或者是将其操作过程屏幕镜像到显示设备上。就是在同一个无线网络下通过某些软件(微信、QQ等)将移动终端上的视频或图片投放到一体机上。屏幕镜像的意思是:手机或平板和屏幕上显示什么,大屏幕显示什么,完全同步,像镜子一样。
1、利用同屏功能将手机连接一体机,将教师的舞蹈教学过程直观的演示出来,让教师的教学更直观形象。
《指南》中指出孩子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需要看到更直观具体的形象,为了直观的呈现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同屏器将手机连接到一体机,将教师的现场操作过程直接投放到大屏幕上,每一个孩子对教师的展示过程都能一目了然,让教师的舞蹈教学更轻松。
在以往的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站在全体幼儿面前演示舞蹈动作和队形走位,但往往因幼儿视觉角度等因素,不能完全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特别是队形的示范,孩子们稀里糊涂,四分五裂,走的乱七八糟,导致活动效果不佳。通过投屏手机上的舞蹈视频,能有效的面向全体幼儿呈现舞蹈动作的演示,避免了幼儿因视觉角度对活动造成的影响,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恨性。
例如:大班集体舞《圆圈舞》,舞蹈队形非常的复杂,男孩和女孩交插围成一个大圆圈,第一段音乐幼儿面向圆心,集体向右旋转,再向左旋转;第二段音乐先女孩从男孩左侧沿着圆圈内侧向右旋转至男孩右侧,再由男孩子从女孩右侧沿着圈内向左旋转至女孩左侧。面向如此复杂的队形变化,教师很难示范讲解,但往往因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造成幼儿对多变的队形不能有效掌握。将教师的舞蹈的队形变化做成动画同屏到一体机上,供幼儿观看学习,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幼儿,形象直观一目了然,让幼儿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轻轻松松的了解队形变化,之后在实践中掌握队形的变化。
多媒体同屏功能将舞蹈教学重难点过程投放于大屏幕上,聚焦主题,突破重难点,直观形象地将重难点展现给幼儿,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清晰的呈现舞蹈动作,并运用动态图画演示队形变化,由“一对多”变“一对一”个别化引导,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适宜的发展。 2、运用同屏功能将重难点示范动作和幼儿的练习动作拍成照片并做好标记,引发幼儿自主纠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视频是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展开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幼儿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认知特点和注意力分分散的年龄特征,形象直观的视频动画能有效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
比如:一次舞蹈活动《偶像万万岁》中,音乐节奏很快,出场动作又有点难,既要手持彩穗又要保持手脚和身体的协调性,很多小朋友容易同手同脚,脚部凌乱,跟不上节拍变化等现象,导致活动效果不佳,这时我将这组动作拍成照片,并圈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出错脚了”、“我的脚没有放进膝盖窝里”、“我的手放反了”。通过同屏器投放难点动作图片的方式,从而引发幼儿自主纠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3、运用同屏功能,引发幼儿自主评价。
长期以来,幼儿园舞蹈活动评价一直是教师最头痛且又难以把握的教育环节。评价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方面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把教育评价列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每次每次舞蹈活动结束后老师说停,可是孩子们根本停不下来,还是手舞足蹈恋恋不舍,老师们很难让孩子们停下来,就更别讲让孩子们去欣赏、评价别人的舞姿了。
有了同屏器之后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可以利用同屏功能将幼儿的舞姿用手机拍下来投放到电视上,引发幼儿自主欣赏与评价他人的舞姿。记得有一次大班舞蹈《草原上的小马》活动中,我把孩子们的跳舞的动作用手机拍下来同屏到一体机上,孩子们看完照片后说:“老师我这个动作跟别人不一样”、“我觉得我这个动作做的好”、“我觉得悦悦这个动作很好看”孩子们自己就能发现自己做的动作哪里跟别人不一样,谁那里做的好看,谁那里做的不好看,从而更好的展现自我。
同屏器的出现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孩子们的作品得到了展示,孩子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激发了孩子们主动表现自己的欲望和主动欣赏与评价他人的欲望。
二、运用AR技术,让幼儿置身于画面,激发幼儿舞蹈学习兴趣。
正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增强现实或扩增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即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中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使人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1、将AR技术融入于舞蹈活动中,丰富感官体验,激发幼儿舞蹈的积极性。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AR 技术能让多媒体具有情境化、沉浸感及自然交互性,现实增强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让孩子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在大班舞蹈《采茶扑蝶》中,幼儿孩子们都没有过采茶的经验,当我提问:“孩子们你们会采茶叶吗?”孩子们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
知所错,,当我把大姐姐们采茶的视频投放到一体机上,并运用AR技术将孩子们的影像投入到一大片的茶林之中时孩子们纷纷做起了了茶叶的优美动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只有激发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才会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成“我要学”。通过AR技术将孩子的影像投入到情景之中,激发幼儿参与舞蹈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幼儿自主学习。
2、将AR技术融入舞蹈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感知,激发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幼儿舞蹈教学综合了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舞蹈动作的控制和把握,以及表演时的情感表达。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可见舞蹈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幼儿由于舞蹈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不足,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中只是一味的模仿,缺乏情感,舞蹈缺乏生命力。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能通过影像展现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幼儿在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后,将情感融入舞蹈动作中,给舞蹈带来生命力。
在大班舞蹈《采茶扑蝶》中,由于生活在城里的孩子都没有过采茶扑蝶的经验,无法表现出采茶扑蝶的动作要领,无法理解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通过AR技术将幼儿融入采茶、扑蝶的场景中,引发幼儿亲身体验采茶扑蝶,通过模仿他人和亲身体验,引发幼儿自主创编采茶、找蝴蝶、扑蝴蝶的情节动作,体验扑蝴蝶的愉悦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以其生动直观的影像呈现民族历史、人文情怀等,丰富幼儿的经验和情感体验,不断激发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AR技术和同屏器的使用被慢慢的普及于幼儿园的教学之中让我们教师的教学更精彩、更轻松,幼儿的学习更感兴趣、更轻松,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新技术被运用于幼儿园为我们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开启新大门。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版、《幼儿园指导纲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