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是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欢迎阅读!

什么是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觉、知觉障碍,近3年来,我们对脑瘫患儿采用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的诊断标准按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分型标准[1]。62例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6个月~1岁30例,1~2岁22例,2~4岁10例。其中痉挛型34例,手足徐动型12例,肌张力低下型10例,混合型6例。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治疗脑活素、胞二磷胆碱静滴,10天为1个疗程,间隔20天,共4~6个疗程,有癫痫发作者给予抗癫痫治疗。
1.2.2推拿按摩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采用轻柔手法,增强肌肉活动及力量采用强重手法。对痉挛型配以牵伸及关节活动,对肌张力低下型、徐动型配以大关节部位制动并稳定肢体在功能位。针对不同的局部表现采用揉、拿、搓、提等手法的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循环,每天1次,每次30min,20天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星期,一般治疗5个疗程以上。
1.2.3功能训练按照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规律以及患儿的实际运动能力,综合运用Bobath、Vojta治疗方法以抑制异常姿势、异常运动,引出和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和平衡反应,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抬头坐跪站走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20天1个疗程,对有能力的患儿增加器械辅助训练。
1.2.4低频脉冲电治疗采用石家庄明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K-A型肌兴奋治疗仪,对肌张力低、肌力弱者,根据部位给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20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星期,一般治疗4个疗程以上。
1.2.5特殊教育方法针对性选择语言矫治,心理行为疏导,多样化游戏。 2结果
2.1疗效标准采用4级疗效评定标准[2]:基本治愈: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异常姿势消失,肌张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对称,行走正常,语言清晰,反应能力强,智力正常。显效: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异常姿势未完全消失,出现主动运动,肌张力改善不完全,反应能力尚好,智力有提高。有效:运动功能及姿势较治疗前有进步,肌力、肌张力有改善,智力稍有进步。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2治疗结果62例患儿,其中基本治愈15例(24.19%),显效25例(40.32%),有效20例(32.26%),无效2例(3.23%),总有效60例,总有效率96.77%。从疗效观察到,疗效与年龄大小、病情轻重、脑瘫分型有关,轻、中度痉挛型、肌张力低下型、轻度智力低下1岁内患儿,轻、中度痉挛型、偏瘫型、智力接近正常的2岁以内患儿,经综合治疗,可达基本治愈。轻、中度痉挛及偏瘫型、智力轻度低下的3岁以内患儿,能主动配合者显效率较高。年龄2岁的重度脑瘫患儿,伴智力低下,多为肌张力低下型、徐动型、混合型,疗效差。各年龄段伴癫痫且难以控制者,疗效差。
3讨论
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长期坚持是脑瘫患儿康复的最有效途径[3]。年龄小,特别是出生后1年内是脑发育的关键期,脑损伤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化[4],早期治疗可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过程中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代偿,早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5]。对于脑瘫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年龄越小(年龄在1岁以内患儿)经治疗后显效率越高。脑瘫患儿因其运动功能差,肌肉长期处于废用或异常的高张力状态,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推拿按摩,低频电疗可以舒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达到改善肌张力,协调运动,为功能训练打下基础。Bobath、Vojta疗法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的常用训练方法,经过长期反复训练,可引发正常的姿势反射和产生积极的主动运动,激活感觉运动系统的反馈机制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t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