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23-07-23 14: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欢迎阅读!
文新,普通高中,素养,人文,注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马秉禄

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0



马秉禄

(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 基于高中语文课程理念,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作文素材与做人之道的研讨,在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10 (2013 )10 -0143 - 02

如今,不少教育家、社会学家痛感中国基础教育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跨。”网络疯传的“我爸是李纲”,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341日,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林某与受害人黄洋曾因水费起争执而投毒于寝室饮水机,黄洋去世。发生在大学校园这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件,根本原因还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失。

人类存在与生活的意义,本来应该是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而今家庭教育的失败,学校教育的重心偏离,使我们的教育脱离了原点。当今社会,功利熙熙,人心纷纷,特别是值守于一线的教师认分不认人,揠苗助长,无视学生兴趣和人格,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使得本来雍容大度的教育变得非常短视、非常浮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特别强调对学生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我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研究,自实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自主开发校本课程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作文素材与做人之道》,特将普通高语文新教材必修课文中典型的作文素材与做人之道做如下列举和探讨,以便和同仁们商榷。

(一)关注自我成长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犯下给人带来深深伤害的过错,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更加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小狗包弟》就是一篇“认识自己、正视和反思自己”的美文。

(二)关注认知思维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告诉我们:遇事爱思考探究,常常从小事中受到启发,这就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探索品质。这样一个成功人士应具备的品质:奇特的想象力;探究的精神;实验的精神;自主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故步自封;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有大胆的想象、怀疑和猜测;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要达到成功的彼岸离不了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或许是作者要告诉我们后辈的,希望大家能踏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取得进步。

(三)关注道德品质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他明确地表现出“民为贵”的思想,这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至今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

(四)关注人生发展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甚至把”孝”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双方的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把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地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治乱,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五)关注人与自然

法国的帕斯卡尔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说人是苇草,是与浩渺无边的宇宙相比,说明人从生理上是脆弱的,但人因为思想而伟大,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这根苇草在他39岁的时候就枯萎了,然而几何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定理”,以及数学哲学上的诸多成就使他在人类思想的银河中熠熠生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六)关注时政热点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便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鲁迅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他的著名杂文《拿来主义》。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对待洋节:不拒绝,不崇尚,了解洋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洋节受青睐的原因以及对于振兴传统节日的可资借鉴之处,接纳而不代替传统节日。对待传统节日:认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意义,对于传统节日,我们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区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科学人文教育的两大内容,学习《果壳中的宇宙》可以增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从作者霍金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霍金的朋友曾这样感慨:“可以相信,当他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那么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


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精神。”“三星高照”现象的出现,既有中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有新闻媒体的误导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多元化价值去向面前,一定要有核心价值观。

如此训练,何愁学生没有写作素材;何愁写作思路不开而缺少人文色彩,何愁他们会考场卡壳与临场失误!因为他们平时的训练比考场要求更为严格。更让人欣慰的是,这样把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和写作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给作文教学找到一个突

破口,不存在学生考试时再买优秀作文选,记忆素材,寻找生活哲理等写作与教学背离的现象。

纵观近年来的一些高分作文中流露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平民意识、有本土情怀、爱家乡、爱土地爱祖国等情怀。这样,让我们的广大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始终有自己的根。懂得人,始终从人性出发。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要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对事情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S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