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我的TEDxGDUFS两年PR之旅

2022-10-11 15:12: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改变我的TEDxGDUFS两年PR之旅》,欢迎阅读!
TEDxGDUFS,改变,之旅
很少写自己的经历。但当我接到一个个求助电话时,我想这样一篇东西应该出现。关于每一个大学活动都需要的拉赞助,也可以称之为销售一个项目。而这样的经历我有两年,乎占了我大学的一半时间。也是这样长时间的经历,改变了我。这篇东西主要是写给TEDxGDUFSPR们看的。

说起改变,我就想到嫦娥,因为她叫ChangE~~~

最初的改变,是从2010年接触TED开始的。在20104月份,我加入了TEDxYUE56日这个项目拿了“益暖中华”谷歌杯的全国奖。因为TEDxYUE,我认识了大我两届的安扬,大我一届的吴岱乔。

20108月份,当我们意识到必须做更大的项目时,安扬、许雅婷、景玥、吴岱乔、5个人成立了TEDxGDUFS. 当时也有许多插曲、故事和可以称之为愿景的想法,关于这个安扬已经说了很多了:是的,一切就是这么发生的。而我想来最令我惊讶的事情是,当我在新浪微博上注册TEDxGDUFS账号、发表第一条推的时候,我还没意识到@TEDxGDUFS 会成为现在微博上影响力最大的TEDx账号。

我在TEDxGDUFS负责公关,2011年它拆分为联系组、合作发展组。联系组负责筛选、联系分享会嘉宾,长时间地和嘉宾沟通以确保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分享才够TED以及怎样达到这一点,这是开始由雅婷,后来kayie骚包负责的。我带的合作发展组,解决资金问题,有时候需要跟媒体打交道。公益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永远是资金,除非那是政府、企业家发动的。而我,在20108月只不过是即将升大二的学生。很明显,一开始非常艰难。

201010月份第一场分享会时,我们5个人包办一切,但我甚至找不到一个愿意赞助我们一分钱的企业。所有嘉宾都很理解而且没有报销任何费用,5个人平摊了其他开支。当时我羞愧难当,觉得愧对朋友的信任,没有履行责任,还让他们和我一起承担,也没有给分享会的嘉宾们提供我们理应提供的支持。我必须改变,为了责任,为了TEDx,为了这个团队将来的成长。

我很喜欢的一张图片是这样子的,上面有一个小人举着一件斗篷想要飞,有三句话:”get cape”, ”wear cape”, ”fly”. 它一直是我的电脑桌面之一。我想,要获得资金赞助,就要先告诉更多的人我们需要赞助,再说明我们拿来做什么包括为赞助商做什么,最后就能获得赞助。

这是非常简单的思路,但做起来可一点都不简单。我开始尽可能多地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无论是席地而坐的NGO沙龙,还是端起酒杯致意的企业家宴席、有政府领导在场的文化典礼,从2010年到2012年我以及我的队员参加了无数场,交换了几百张名片,把我们的故事讲了无数遍,打了无数个电话,往来了无数封邮件,从而认识了接下来影响我们团队资金来源,以及人生态度的许多人(感谢他们如此真诚地对待我)。

与此同时,我得告诉这些有能力支持我们的人这些钱将被用于何处包括为他们做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告诉他们TEDxGDUFS能影响到谁。从第一场活动的爆满,我们的主题、嘉宾、宣传、控制等都是毋庸置疑的好,而我要做的是把核心竞争力通过文字、沟通呈现给潜在赞助商,以及通过媒体扩大我们的社会影响力。很幸运的是Vista看天下》2010年底率先报道了我们团队,接下来我们的公益项目“左行右立”也被《新快报》所报道,《城市画报》邀请我们建设并运营的荒岛图书馆岭南新世界项目也被报道,而在201112月的TEDxGDUFSBe the Change|你怎样你的世界就怎样”分享会来临之际,《南方都市报》更史无前例地用几乎一半的版面、完全义务地预告了我们的活动,而微博粉丝数也成为我们网络影响力最具说服力的证明。直到现在,我们在每一场活动前夜都会担心现场被挤爆,以至于得成立CRM项目,确保过道坐满人之后是容许人通过的。

每个学校的外联部谁都在打cold call,我们也不例外,但我们更有针对性。雅婷和我和第一任公关部成员根据半年的经验教训做了个PR KMS,包括trainingpackagetrack三个部分。雅婷和我写了所有training文字SociabilityAppearanceCold callE-mailProposal


ConnectionPricing Mechanism等,并借鉴了专业的Online searchSROICSRProject management等培训指南,为了各种分享邀请的需要,我曾必须熬夜做了个团队介绍PPT(事实上我非常讨厌突然的邀请无论观众是谁)从此它也就被列入给赞助商讲故事的辅助工具之一。我的电脑里有过十几个版本的合作方案,包括我们字幕组翻译成英文的版本。赞助合同书改了多次,包括较为专业的修改。天知道为什么我会喜欢做PPT,而且吹毛求疵,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

PR是个小团队,所有在拉赞的人最多的时候只有6个人,我们信任彼此,也深知拉赞助这种事情只有yes or no两种结果令人煎熬,所以除了定时会议确保进度和学期末HR部门的绩效考核,部门内部一开始没有任何KPI的约束。后来,因为两个成员的被动和主动离开,我也清楚我将要离开,就再写了个tracking mechanism. 此外,我们都是依靠对这个团队、公益的热爱在做事情。

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从第二场开始我们都取得了充足的赞助——其实每场TEDxGDUFS 5000元足够了,欢迎赞助我们~——感谢提供现金赞助的欢乐农庄、磨房、Vlook微录客、博士伦,感谢提供实物赞助的帕帕罗蒂、58℃、国际青年旅舍、保利山庄,感谢提供优惠价格的学校内外各个打印店,感谢把各种设备借给我们的许多组织和个人(特别是TEDxUIC团队),感谢帮助宣传活动的街旁网、《南方都市报》,感谢报道我们的公益项目的《Vista看天下》、《新快报》、《城市画报》和其他转载报道的网站和微博,感谢予以信念支持的TED官方。感恩,感动。

在这个关乎梦想和改变的团队里解决最现实的资金问题,穿越于体制内外且往往时间有限,压力之大自不必说,严重的是这种滋味并不好受——我们必须为了团队的梦想而去进行最现实的谈判。这也是我无法确定TEDxGDUFS以后能否有资金来源的最大担忧。成本不小、挫折很多、问题很现实,没有成就感是一件严重的事情,没有得到团队方面的支持就会不开心,无法处理好情绪就永远做不成事情。

我了解自己,明白我的领导力和对团队梦想的执着确保了这个平时没有成就感的拉赞团队保持打鸡血的状态,这比任何系统而科学的监督机制要重要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后来另一个TEDx的发起人说:只抱怨不行动那最好就地解散。我爱TEDxGDUFS如亲子,不允许任何偏离最初使命的岔路出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团队需要最现实的补给,那就是我们PR的责任。201256日凌晨,结束了TEDxGDUFS分享会The Time of U | 自精神时代”后,即将卸任的我在FB写下心声:“事情即使曲折、棘手、闹心必须做还得做——想的花只有开在现实的土壤中才能汲取养分开得绚烂。”

其他公益项目就不写了,太多了尼玛。反正,从20108月创造了TEDxGDUFS到今年6月份景玥和我卸任,第一任成员们因为工作、出国而离开,从无人知晓的小小团队到见诸报端的逐渐成熟,从没有一分钱到签下一份份赞助合同„„天,这个团队活下来了!!!

昨天是TEDxGDUFS第六场分享会:Why so serious, 一如既往的棒!——第一次见叶露长了痘痘,可怜的孩子,都是因为压力和熬夜。PR们也一样给力!问题总会存在,事在人为。退休的老人家希望团队能继续像美元一样坚挺,特别是压力山大的合作发展组。获得充足的资金去运营项目都指望着几个人啊亲们,要团结!要挺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K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