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作者:杨建生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2期
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落实准则是确保制度发挥效力的保障。没有制度,就谈不上发展;有了制度,不认真抓落实,再多的制度亦于事无补,形同虚设。笔者认为,制度建设关键要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一、制度要“实”,具有科学性
制度的科学性在于制度设计的实用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设计科学性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制订制度一定要结合实际,具有科学性。
一是要有实用性。制度是规范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因此必须结合本企业实际和特点制定,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定不切实际的目标,要让职工觉得跃而可获。过于追求高、大、全,反而会让职工失去信心。制度不是规定得越严越好,出台得越多越好。许多制度由于拔之过高而不切实际;面面俱到而失之过宽,结果形同虚设。因此,制定制度务必实事求是,必须具有有效性,约束性。
二是要有实效性。首先,要避免制度冗长、导致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其次,制定制度要注重激励和约束相结合,没有激励,就不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而没有约束,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其三,要体现“三线”意识。即制度就是红线、底线、高压线的意识。红线不可逾越,底线不能突破,高压线不能触摸。
三是要有可操作性。有些制度难以落实,除了执行力因素外,就是可操作性问题。诸如有些企业脱离实际死搬硬套上级规定;有的则语言表述模糊,模棱两可,等等。这些都给制度的执行带来困难。因此,制订和完善制度最主要的就是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反对什么,禁止什么,违反了怎样处罚等必须清楚、明白。
二、制度要“硬”,具有权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是说,制度一旦形成,就要言必行、行必果、违者必究。
一是制度本身要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企业则成了一盘散沙。然而,制度不硬,制而不度,则必成空文。“禁酒令”之所以能收到良好效果,原因就在于一个“硬”字。所以企业制度都应该像禁令一样做到“硬”规定、“硬”问责,干脆利落。如果象有些单位那样,仅满足于“看墙上挂没挂,台帐里有没有”,是决然不会有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
二是要强化监督。制度确立之后,必须辅之以纪律和监督去保证,使触犯制度者必须受到惩罚。应该通过奖惩机制薪酬改革、岗位竞争、特别是以绩效考核为轴心,有机融合各项机制,理顺其内在关系,继而转换成制度,清晰地描述各项工作奖惩考核标准,形成企业奖惩机制管理闭环系统。监督检查,不但要对工作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对执行过程也要进行监督,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偏差并予以纠正。
三是制度要以人为本。制度是有人指定又由人去遵守的。所以,在保证制度严肃性的同时,也必须使之具有“人性化”的管理特点。----即要充分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员工的地位和权利。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但由于突出了符合常理的“情”,使制度充满了人情味。人性化管理制度并不是无原则的放松制度,而必须是制度约束下的“人性化”。这是推行人性化管理必须把握的关键。
三、制度要“抓”,强化执行力
执行力是企业制度能否得以真正落实的关键,也是整个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中国古代的曹操就曾以“割发代首”树立遵守制度的榜样。领导严格遵守制度,自然会对员工产生影响。领导要作到以下几点:一是正态度。防止“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抓落实。“说在嘴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是制度“走样”、“变形”的痼疾所在。应努力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工作步骤中去。三是善结合。制定的制度要从全局角度考虑,但各部门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既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能变形走样。只有这样,制度才能更贴近工作,贴近实际,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更好地发挥制度管理的效能。
二是要加强制度的执行问责。发现违规、违纪问题要分析原因和责任,对违规违纪者要追纠责任。制度+不落实=0,部署工作+不检查=0,抓不落实的事,查不落实的人,才能提高执行力。制度落实上出现疲软现象,诸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的执行、不利的变形等,重要原因就是责任追究不到位,违纪和惩处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因果链,出了问题找不到“头”,找到“头”又下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手,致使违法违纪的成本大大降低,使一些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鉴于此,必须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制度的贯彻执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行,违章必究。要使制度強化而不“墙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敢于当“黑脸包公”,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人,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不论职位多高,都要敢于说“不”,发现一件查处一件,追究一件,不搞下不为例,充分显示制度的刚性特点,维护其严肃性、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抓出实效。
三是要全面提升企业员工整体执行素质。员工素质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首先要抓好企业管理层建设,培养职业化经理,提升管理层执行意识与整体素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既是执行者,又是企业各级领导者,在执行过程中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要提高中层以上人员的执行力,关键要做到任人唯贤、量才适用,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环境。同时要加强职业化干部培训,提高职业化执行意识,搭建职业化干部阶梯队伍,打实企业持续执行力的组织基础。其次,抓好普通员工队伍执行力建设,培养职业化员工,提高员工队伍的纪律观念和执行意识。第三,要注重强化责任感与有效沟通。企业要加强员工价值观责任心的教育培训,使企业价值责任与员工价值责任趋同、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共升,凝聚成企业成长的合力。通过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文化的牵引,引导员工自觉树立责任意识,担负起企业和员工荣辱与共的使命,从而提升对制度的整体执行力。
总之,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关键。制度是面向众人的,需要大家遵守,需要大家共同行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必须体现众人的意愿。制度建设的过程应当是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的科学决策过程,是公众参与的民主过程,如果这样进行制度建设,制度的合理性会提高、可操作性会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也一定会增强,制度得不到执行的情况将会改变。◆
作者简介:杨建生,男,本科学历,1978年参加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F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