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看“绘本阅读课”》,欢迎阅读!

我看“绘本阅读课”
上周四,到一所小学听了一堂热热闹闹的绘本阅读课。故事很简单,一只小猫爱上了一条小鱼,用面包把小鱼养大后却把小鱼放回大海,得到自由的小鱼知恩图报,游回了小猫身边,与小猫相亲相爱,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课堂上老师反复让孩子们吟咏文中最后一句话:我明白你对我的爱——我给了你自由,你却还是愿意回到我这里。
故事很感人,有的孩子甚至从开始一直到结尾就哭得稀里哗啦;老师很专业,课堂上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表能力的训练丝丝入扣。
课后,在主持人解读绘本阅读教学后,我却陷入了沉思。
诚然,绘本阅读应该走进课堂,我觉得不仅是绘本,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东西都可以进课堂。可是走进课堂的绘本阅读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能不能担负起我们赋予它的使命?孩子的各项语文能力真的是在我们的精心雕琢中发展的吗?
小时候没有今天的绘本,没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和老师,只有一个在街头转角处的用油布纸围着的书摊。油布纸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形形色色的黑白“小画本”的封面,背着守摊的老人,我站在角落里把那些封面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想想着封面里有怎样的迷人世界。偶尔有几分钱,迫不及待地钻进油布纸里,坐在小凳子上,看了一本又一本,非得被老人唬着脸赶出来,才心有不甘地离开。那些“画本”的内容我早就忘光了,可是那份对书的痴迷,却让我是如此怀念。
稍大点,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造纸厂。我最喜欢的地方是造纸厂后的垃圾场,因为那里有回收废纸回来的一座书山。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帮阿姨分拣纸垃圾,因为很容易找到我最宝贝的东西:《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故事会》……然后“不小心”地被我分到脚下。无数次被保卫科的叔叔追着、撵着……,无数次把书藏在腰上,背上、胸前……,也无数次地罚站在工厂大门旁边的保卫室里……可是儿时最得意的事情还是成功地把书藏在身上,然后从厂门大模大样地走出;而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趁着父母睡着后,借着路灯的光,如痴如醉地看我压在席子底下的书。虽然那时的书中所散发出来的一股霉烂的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可是我知道,正是这份霉味滋养了我的童年。
离家求学的日子,最痛苦的莫过于逛书店了。那么多的书深深地吸引着我,可是我的口袋里却是如此的干瘪。于是无数次站在书店门口憧憬着要是有一天我有钱了,我要把这些我喜欢的书,都搬回家。可是直到今天徜徉在书店里,我仍然觉得我是如此囊中羞涩。
对书,我的爱是如此的单纯与执着。一卷在手,天地无忧。我享受这种因为爱所以爱的感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D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