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音乐鉴赏论文

2023-02-08 14:3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曾侯乙编钟音乐鉴赏论文》,欢迎阅读!
曾侯乙,编钟,鉴赏,论文,音乐




结课论文



两千五百年前的王者之音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号: 院系名称: 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路璐 上课地点:



教师评语:





签名:路璐 2019 6 20





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留最佳、乐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曾说过:什么能够代表中国?在我看来无外


乎两者,一是秦始皇兵马俑,二是曾侯乙编钟。”

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以编钟和编磬为主奏乐器的音乐源自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是当时宫廷乐器的主流,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利的象征。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古人也用金石之声金声玉振来形容这种庄严肃穆、和谐唯美的音乐场景。后来,随州丝竹乐器的盛行,金石乐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金石之声也成为千古绝响。

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前期曾国的国君。全套编钟65件,外形庞大,铸造精美,出土时音乐性能完好,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 古今中外的乐曲都可以演奏。编钟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关乎音乐方面,还包罗比如声学、结构力学、冶金铸造、数学等方面,涉及多个学科这些方面的成就在当时都是顶级的。曾侯乙编钟是当时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大成者。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音乐性能,还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钢琴是目前世界上音域最广的乐器,而编钟则是中国版钢琴曾侯乙编钟上的十二律被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工匠们用非常美的篆字书写出来,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音域跨度达五个八度,自C2D7,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1978年编钟出土以后,由文化部派专门的音乐专家在随州对原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那个时候人们第一次听到了沉睡了2500年的编钟《东方红》、《楚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一系列歌曲的演绎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之际中南海怀仁堂再次敲响了这套编钟,向世界展示里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中国作曲家谭盾为香港回归创作了《交响曲1997天•地•人》那一次是经国家特批再一次敲响。

而最近比较吸引我关注的是,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套曾侯乙编钟为观众呈现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离骚》。我认真的看完了整场表演,真真正正的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震撼,我认为这就是几千年流传在这片土地上的最原汁原味的音乐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中蕴含的炽热的爱国激情,是对后世的一种巨大激励,我觉得这也是所有文物在当代社会所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

百鸟朝凤虽空灵,天籁之音几世听? 国之重器音犹在,人间难得几回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1zK.html

相关推荐